
獼猴桃干
適合人群通用
可食用性可以
?功效與作用
獼猴桃干含有優良的膳食纖維和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夠起到清熱降火、潤燥通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治療便秘和痔瘡。
獼猴桃干富含精氨酸,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動,阻止血栓的形成,對降低冠心病、高血壓、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治療陽痿有特別功效。
獼猴桃干含有大量的天然糖醇類物質肌醇,能有效地調節糖代謝,調節細胞內的激素和神經的傳導效應,對防止糖尿病和抑郁癥有獨特功效。
獼猴桃干含有Vc、VE、VK等多種維生素,屬營養和膳食纖維豐富的低脂肪食品,對減肥健美、美容有獨特的功效。
獼猴桃干含有豐富的葉酸,葉酸是構筑健康體魄的必需物質之一,能預防胚胎發育的神經管畸型,為孕婦朋友解除后顧之憂。
?藥用價值
關于獼猴桃的藥用價值,中國歷代醫書均有記載,認為它能「調中下氣」,具有滋補強身、清熱利尿、健胃、潤燥之功。民間驗方,用獼猴桃60克去皮生吃,能治內熱心煩,并防治壞血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癌癥等。究其藥理作用,乃其維生素C能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形成,其果肉又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據說獼猴桃對于醫治消化道癌癥和肺癌別有一手。
?食物相克
1、獼猴桃+黃瓜:破壞維生素C
獼猴桃與黃瓜相克。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這種酶可以破壞食物中的維生素C。為避免獼猴桃中的維生素C遭到破壞,盡量不要同時食用這兩種食物。
2、獼猴桃+蝦:可能引起中毒
獼猴桃和蝦一起吃會造成中毒。
3、獼猴桃+螃蟹:易致中毒
螃蟹與獼猴桃相克。蟹含有五價砷的化合物,本來對人體無害,但若和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獼猴桃一起食用,則五價砷與維生素C相遇,使五價砷轉化為三價砷,即含劇毒的砒霜。若長期一起食用,隨著毒物的積累,可致痙攣、反胃等中毒癥狀。
4、獼猴桃+白蘿卜:誘發甲狀腺腫大
獼猴桃不能和白蘿卜一起吃,一起食用可引發甲狀腺腫大。
5、獼猴桃+胡蘿卜:降低營養價值
獼猴桃與胡蘿卜相克。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含有一種可以破壞維生素C的維生素C酵酶物質。若二者同時食用,會降低各自原有的營養價值。
6、獼猴桃+動物肝臟:降低營養價值
獼猴桃與動物肝臟不能同食。獼猴桃內富含維生素C,動物的肝臟富含銅、鐵等離子,這些離子可使食物中的維生素C氧化,從而降低應有的營養價值。
7、獼猴桃+牛奶:影響消化吸收
獼猴桃不能和牛奶一起吃。因為維生素C易與奶制品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塊,不但影響消化吸收,還會使人出現腹脹、腹痛、腹瀉,所以食用富維生素C的獼猴桃后,一定不要馬上喝牛奶或吃其他乳制品。
?食物毒性
1、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這是因為獼猴桃也是屬于寒性的水果。中醫講究陰陽調和,就是脾胃虛寒應該用溫熱性質的食物或者是藥材來調理,如果脾胃虛寒的人吃了同屬于寒性的獼猴桃的話,那只能是雪上加霜,病情加重,所以脾胃虛寒者不能吃獼猴桃。
2、胃不好不宜吃
另外,獼猴桃中所含的大量維生素C和果膠成分,會增加胃酸、加重胃的負擔,產生腹痛、泛酸、燒心等癥狀,天氣寒冷時癥狀還會加重。在目前這樣寒冷的季節里,胃病(脾胃陽虛)患者應當少吃甚至不吃獼猴桃。
3、不宜過量食用
獼猴桃屬寒性,過食損傷脾胃的陽氣,會產生腹痛、腹瀉等癥狀。
?制作過程
1、選料:挑選完整果實,無病蟲、無破損的獼猴桃為原料;
2、清洗:用清水將其沖洗干凈;
3、堿浸:用20%氫氧化鈉溶液,在約105℃左右(微沸)浸泡1~2分鐘;
4、中和:用1%鹽酸中和,常溫下30秒;
5、漂洗:放在流動清水中漂洗10分鐘后瀝干;
6、切片:首先切去兩端片,修去殘余果皮,然后將其橫切成4~6毫米厚的薄片;
7、熏硫:每1000千克原料,用硫磺4千克,熏硫4~5小時;
8、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65~75℃,約經20~24小時,成品含水量達到20%以下,即好;
9、成品:烘干后取出冷卻,進行包裝,即為成品。
?保存方式
放在陰涼通風處個把月沒問題,別暴曬但是估計到時候會硬的咬不動了,拆開后盡快吃完,不易存放太久會變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