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軌藥品怎么區分 男女用藥應該“分門別類”
臨床試驗主要針對男性進行藥物研究
目前,臨床用藥只大致分為兒童劑量、成人劑量和老年劑量,忽略了成人男女之間的差異。藥物代謝的性別差異已成為研究熱點。有些藥物需要根據男女的敏感性在劑量范圍內選擇最大或最小的藥物,以達到理想的用藥方案。
相當一部分臨床實驗是針對年輕的白人男性的。如果研究人員想把女性作為對象,情況會更加復雜,因為她們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比如月經和更年期的激素波動。與此同時,制藥公司也需要非常警惕,以防止為他們嘗試藥物的婦女即將或懷孕。
注意用藥的男女應該不一樣。
女性服藥量一般高于男性,這也增加了藥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的可能性。
1、催眠藥
由于女性肝臟中相關酶的組織方式與男性不同,物思諾思從女性血液中消除的速度也較慢,其療效在女性中持續時間較長。
2、止痛藥
女性的疼痛更敏感,她們通常需要少量的止痛藥來獲得與男性相同的止痛效果。這可能是由于女性的生理原因,激素會影響神經,但也會影響身體自身的止痛機制。雄激素會顯著提高一個人對疼痛的耐受性。
3、抗抑郁藥
抗抑郁藥對男性創傷后精神緊張障礙的影響有限,但對女性非常有效。男性胃液的酸度略高于女性,這使得女性在服用抗抑郁藥等堿性藥物時更容易吸收。同時,女性胃腸道排空食物的時間比男性長,使藥物吸收時間更長。
4、吸入劑
女性肺活量小于男性,使用病毒唑氣霧劑、環孢素氣霧劑等吸入性藥物時吸收率低。
5、鐵劑
研究發現,青春期前45%的女性服用鐵劑后可以進入紅細胞,而男性只有35%。
6、抗凝劑
許多藥物需要與要與蛋白質結合才能有效發揮作用,而男性通常身材高大,肌肉含量高,對這些藥物有更好的效果。如抗凝劑、氨基糖苷、溶栓劑等。
7.脂溶性藥物
成年女性平均脂肪含量為16.5公斤,男性為13.5公斤。因此,女性服用脂溶性藥物后,生物利用率較高。
8.抗組胺藥副作用
藥物的作用離不開肝酶。服用撲爾敏等抗組胺藥后,女性更容易出現嗜睡、嗜睡等副作用,這可能與缺乏某種酶和減緩藥物代謝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