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偏方真的有用嗎 民間偏方 并非一定都可靠
"醫學研究人的動態生活和疾病規律。中醫治療的本質是辨證論治,需要嚴格的邏輯,而不是隨意用藥,只是靠經驗。"李愛華解釋說,同樣的疾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病證可能不一樣。
因為病證有寒熱虛實,一般來說,寒體容易患寒證,火體容易患熱證,虛體容易患虛證,實體容易患實證。還有寒熱夾雜、虛實夾雜等。因此,處方還應區分溫、清、消、補。
如果熱證用溫藥,那就是火上加油;同樣,冷證用涼藥無疑會雪上加霜,不僅會導致老病不愈,還會增加新病。
即使是偏方,也有"通用方"和"辨證方"之分。所謂"通用方",指無論什么樣的體質,"這種病可以用在這里,不用擔心"。所謂"辨證方",只有區分疾病的寒熱虛實才能使用。
有些病還沒有"通用方",如果感冒不適合感冒和火體"通用方"。所以不要相信自稱能治感冒的偏方。
偏方淘寶惠及現代人
但偏方中確實有寶,"挖掘潛力大"。"植物抗腫瘤藥物的發現大多是從民間偏方中篩選出來的。"
例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常用于抗腫瘤"三尖杉酯堿"、"喜樹堿""長春花堿",從紅豆杉樹皮中提取的化療藥物是目前最常用的"紫杉醇",從數百種植物藥物中篩選提取。
李桂明還透露,許多臨床上常用的清熱解毒消炎中成藥也是從民間處方中挖掘出來的,經過長期的臨床檢查。
但與專業醫務人員從偏方中帶著批判性的眼光"淘寶"不同的是,人們喜歡使用民間處方,因為它簡單、方便、便宜,但不能識別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李桂明指出,這些特殊處方是在缺乏藥物的時代和環境中形成的,其中大部分沒有經過長期的臨床檢查,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禁忌范圍不準確。因此,普通中醫醫院的醫生一般不提倡使用民間處方。
然而,一些自稱有祖傳秘方的民間無證醫生也根據民間處方加工了一些散劑作為"中成藥"在賣。
合格的散劑對加工消毒過程有很高的要求,藥物的比例甚至需要精細到毫克。一般手工車間難以滿足這一要求,散劑未經相關部門安全使用驗證,成分未知,不得購買試用,以避免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