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脫石散正確吃法是什么 吃藥喝水這么簡單的事情很多人卻做錯了
相關企業: 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很多口服藥是要用涼開水送服,也有的是用溫水送服,而就是這簡單的一步很多人都做錯了。下面就為您介紹吃藥前如何配對水,效果是不一樣的。
但對于這水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說法:比如美妝博主們會說“每日8杯水皮膚水當當”;家里的老人提到水會說“無論您的身體哪里不舒服都先喝一杯熱水”;現在更是連這90后年輕一代人都會提到養生要多喝水。
而對于小編這位80后的藥師提到這水就自然與用藥聯系到一起。首先小編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您是否有過藥片貼到咽喉、食道側壁上的尷尬時刻呢?在這里小編告訴大家:服藥前喝一小口水潤潤喉,站立或坐立的方式服藥,服藥后30分鐘內不要平臥,是個不錯的避免尷尬的方法哦~
今天我們就先來聊一聊:哪些藥品使用后宜多飲水呢?
一、磺胺類藥例: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等
這類藥物主要由腎排泄,其代謝產物水溶性差(尤其是在酸性環境下)可形成結晶,易發生尿路刺激和阻塞現象,出現結晶尿,血尿,疼痛和閉尿。由此可知,在服用磺胺類藥物后不宜食醋、橘子、山楂等酸性食物。多飲水,必要時服用碳酸氫鈉(小蘇打)可以加快排泄減少刺激。
二、抗痛風藥例:丙磺舒、苯溴馬隆、別嘌醇等
多飲水有利于藥物排泄與尿酸排出,必要時可口服碳酸氫鈉,以防止尿酸在排出過程中在泌尿道形成結石。
三、利膽藥例:利膽醇、熊去氧膽酸等
這類藥可引起膽酸的過度分泌和 腹瀉 ,服用期間應盡量多喝水,以避免過度腹瀉而脫水。
四、雙磷酸鹽類藥例:阿侖膦酸鈉、帕屈膦酸鈉等
這類藥物對食道有刺激性,需要足量(200ml以上)水送服,且不宜用其他液體送服(特別是含鈣的液體),服用后30分鐘內要保持上身直立。阿侖膦酸鈉等在用于高鈣血癥時,易導致電解質混亂和水丟失,故應注意適當地補充液體使每日的尿量達到2000ml以上。
五、平喘茶堿類例:氨茶堿,二羥丙茶堿等
因其具有提高腎血流量及利尿作用,會使尿量增多易致脫水,出現口干、多尿或心悸;同時哮喘患者又往往伴有血容量較低的情況。所以服用此類平喘藥宜多喝白開水。
六、氨基糖苷類例:鏈霉素、慶大霉素等
腎毒性是此類藥物比較典型的不良反應之一,濃度越高對腎小管的損害越大,所以服用此類藥后宜多喝水,以稀釋并加快藥物的代謝與排泄。
七、喹諾酮類例: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
喹諾酮類藥物同樣有一定的腎毒性,故用藥后宜多喝水,加快藥物的代謝與排泄。
八、其他
還有就是排石藥像排腎結石藥,大量飲水可幫助結石的排出,也可稀釋尿液減少尿液鹽類濃度,防止沉淀。醫學輔助檢查,應用造影劑后宜多飲水加快排泄。一些服用后會口干的藥物(如阿托品片、山莨菪堿片)需要飲水來緩解。還有一些需要大量水稀釋后服用的藥物像是電解質類藥(補液鹽)、導瀉藥(聚乙二醇)等。
其實不難看出大多數使用后需要多飲水的藥物,是因為多飲水可以達到減輕刺激,加速排泄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目的。從而減少或預防應用藥物對我們機體產生的損害。
好了,介紹了這么多用藥后要多飲水的例子,有些頭腦靈活的朋友們就會想了,是不是服用藥物后多飲水就對了,何必記那么多呢。哎,可不是這樣哦。下面就和大家介紹一下服用后要少飲水的藥品吧。
一、苦味健胃藥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類藥品是苦味的,它們就是靠產生苦味刺激最終達到健胃的效果。若多飲水而沖淡了苦味,療效自然是大打折扣的。
二、胃黏膜保護劑例:硫糖鋁、果膠鉍等
這類藥品是通過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而實現護胃的作用。一般來說,為了使這層保護膜不被破壞,用藥后1小時內不宜進食和飲水。
三、 止瀉藥 例: 蒙脫石散
蒙脫石散可以均勻覆蓋于腸道黏膜并吸附致病物質。為達到最大療效,需兩餐間或睡前服用,一袋用50ml溫開水(這樣的比例)攪拌均勻后飲下。
四、止咳糖漿
糖漿劑服用后可附于咽喉黏膜處,本身就可減弱刺激而達到鎮咳的目的。故而,若非有刺激性,服用后5-10分鐘內不宜飲水。
五、特殊劑型
1.舌下片談起舌下片,我們最熟知的就是硝酸甘油等急救藥了。通過口腔黏膜直接吸收來達到速效的目的,而應用時飲用過多的水不利于藥物吸收。
2.口含片一般來說,口含片的主要目的是讓藥物在局部發揮作用,所以應用時及含服30分鐘內最好不要進食和飲水。
3.含潄劑這類藥品需在口腔、咽喉處達到規定濃度且不宜吞咽。含潄后20分鐘內不宜進食和飲水。
4.口崩片口崩片是一種較為新型的藥物劑型,無須喝水置于舌面30秒即可崩解為細小微粒。經口腔黏膜吸收的急救藥品及需迅速起效的藥品的口崩片,含服后不要立即飲水。
六、抗利尿藥例:去氨加壓素
應用抗利尿藥時宜少飲水。與以上限制飲水的藥物所不同的是,應用抗利尿藥有發生水潴留的風險。所以這里的少飲水不再限于服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