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的炮制方法有哪些 中藥飲片切制前軟化方法
中藥飲片在切割前需要軟化。近年來,大部分飲片未按規定軟化,導致藥有效成分流失,藥效降低。規范飲片軟化方法,依法軟化是當前飲片加工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中藥切割前的水處理方法主要有洗滌、浸泡、漂浮、潤濕、真空加熱軟化、減壓冷浸軟化等。具體操作如下:
1.濕潤軟片法,自上而下噴水(一般2~4次),堆積或微濕潤后,將水滲入藥材組織,直到內外溫度一致。該方法適用于草、葉、果皮等組織松散、吸水性好的藥材,如陳皮、陳皮、佩蘭、香草等。
2.洗潤軟化法,在皮膚稍微干燥、潮濕、柔軟時切片。該方法主要用于紫婉、冬瓜皮、瓜皮、桑白皮等質地柔軟、吸水性強的藥材。
3.浸潤軟化法,洗凈,取出堆積或堆積至60%或70%透明,攤鋪至微干,然后堆積,覆蓋覆蓋覆蓋布等物體,直至內外濕度一致,即切片法。該方法一般用于根類藥材,如桔梗、知母、當歸、川芎、澤瀉等。
4.浸泡軟化法,加入適量清水,超過藥材5寸左右,使水滲入藥材組織,直至全部浸泡5~7,取出"晾干",然后堆積水分,使水分逐漸進入內部。當內外濕度一致時,可進行切片。該方法一般適用于雞血藤、蘇木等個體粗大、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溶或不溶于水的根、藤等藥材。
5.吸濕回潤法,使其吸濕軟化,然后切片。該方法一般比含有更多油和糖的藥材更重要,如牛膝、當歸、玄參等。
6.熱蒸氣軟化法,使熱水或熱蒸氣滲透到藥材組織中,加速軟化,然后切片。該方法一般適用于甘草、三角形等熱處理對其有效成分影響不大的藥材,可克服水處理軟化過程中的霉菌現象。黃芩、杏仁等共存酶可被熱損傷,以保持中藥的有效成分。
7.真空加熱軟化法采用減壓設備,在負壓下吸收熱蒸氣,加速藥材軟化。該方法可顯著縮短軟化時間,含水量低,易干燥,適用于熱成分穩定的藥材。
8.冷浸軟化法通過負壓快速吸入水,使水進入藥材組織,加速藥材軟化。該方法是在室溫下軟化藥材,縮短浸泡時間,減少有效成分的流失和藥材的霉菌。
9.加壓冷浸軟化法,用加壓機將水壓入藥材組織中,加速藥材軟化。
總之,藥材軟化是切制的關鍵,軟化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飲片的質量,無論選擇哪種方法,都要堅持"少泡多潤"、"泡透水盡"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