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 抗菌藥的各種不良反應匯總
世間萬物出現都是有利有弊,抗菌藥物特別是抗生素應用于臨床后,使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同時也帶來不良反應,嚴重者可致殘或致死。人們在實際應用抗菌藥物時,常常只注重其治療作用,對不良反應注意不夠,因而造成治療的失敗。
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毒性反應
指由抗菌藥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異常以及組織、器官的病理改變,其嚴重程度一般隨劑量增大及療程的延長而增加,多屬于可逆反應。毒性反應是不良反應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表現在腎、神經系統、肝、血液、胃腸道、給藥局部等。一般來說,氨基甙類、多粘菌素、萬古霉素、青霉素類和頭孢類抗菌素容易產生多系統的毒性反應。
變態反應
幾乎每一種抗菌藥物都可引起一些變態反應,最嚴重的是過敏性休克,大多由青霉素引起;最多見的是皮疹,各種抗生素均可引起;以發熱、關節痛、蕁麻疹為表現的血清病樣反應則多見于青霉素和頭孢霉素;萬古霉素可引起紅人綜合癥。另外,還有藥物熱、感光反應等。
二重感染
指抗菌藥物使用過程中新出現的感染。是由于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后,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未被抑制的菌群乘機大量繁殖所致。二重感染的病原菌常對多種抗菌藥物耐藥,加以人體抵抗力因原發病和(或)原發感染而顯著降低,二重感染常難以控制且死亡率較高。
為了預防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醫務人員須做到:①認真詢問既往史,包含既往用藥史、家族史及藥物過敏史等,嚴格執行皮試常規;②應用任何抗菌藥物前應充分了解其可能發生的各種反應及防治對策;③慎用毒性較強的抗生素,聯合用藥時要警惕毒性的協同作用;④避免長時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抗菌素;⑤出現不良反應要立即采取相應搶救及治療措施。病人則應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應用,切忌隨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