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咬皮炎是如何造成的 蟲咬皮炎該如何治療?
〖臨床特征〗
第一,好發季節:夏秋發,
二、易發部位:暴露部位。
三、皮疹特征:局部紅腫、丘疹、風團或淤泥,表面可出現水泡和水泡,皮損中心可見叮咬痕跡。
四、自覺癥狀:刺痛、灼痛、瘙癢。
5、組織病理: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和嗜酸性細胞浸潤在真皮淺層和深層血管周圍以及膠原纖維之間。有限局部表皮棘細胞水腫和真皮乳頭水腫可形成表皮內皰或表皮下皰。
〖預防治療〗
一、抗組胺藥撲爾敏4mg口服3次/日
西替利嗪10mg口服1次/晚
二、激素治療強的松15-20mg/日,逐漸減量。
合并感染時可給予抗菌素。
四、爐甘石洗劑
五、局部冷濕敷。
蟲咬性皮炎也可稱"丘疹性蕁麻疹",主要與節肢動物叮咬有關,如螨蟲,常見于春季、夏季和秋季。由于昆蟲類型和身體反應的不同,叮咬處會引起不同的皮膚反應。一般為紅色水腫丘疹,中間可有小水泡,大豆大小,易發生在暴露部位和腰部。
復方消炎霜和抗組胺藥可用于治療。
【處方】
1.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勤換衣被。
二、消滅臭蟲、蚤、虱等昆蟲。
3.如有前驅癥狀或風團樣損傷,應及時用藥,以減少發作。
4.不要喝酒或吃刺激性食物。在發病季節少去郊區或公園。
5.草席應在使用前清洗干燥,以減少隱藏在草席中的螨蟲,減少蟲咬皮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