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后能吃感冒藥嗎? 喝酒了感冒藥還能吃么
酒后服用抗感冒藥-對乙酰氨基酚,雖然其危害不如車禍那么令人震驚,但也必須引起足夠的關注!那么,飲酒和服用抗感冒有什么關系呢?
對乙酰氨基酚,又名醋氨酚。這是一種解熱鎮痛藥。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感冒發熱、關節痛、頭痛、神經痛和肌肉痛等。該藥可單獨使用,并作為多種抗感冒復方制劑的主要成分,常出現在一些非處方藥品(OTC)人們可以隨時在藥店和一般超市購買。
口服藥物易吸收。在常用劑量下,超過80%的葡萄糖醛酸和硫酸在肝臟和體內結合成無活性代謝物排出體外;另一小部分(不到5%)轉化為胱氨酸結合物并解毒排出體外。然而,當使用高劑量對乙酰氨基酚時,特別是長期用藥或過度中毒時,藥物代謝中產生的有毒中間體以共價鍵的形式與肝臟中重要的酶和蛋白質分子不可逆轉地結合,可導致肝壞死。
那飲酒與此有什么關系呢?
酒是一種含乙醇的飲料。肝臟代謝乙醇90%~98%。在代謝過程中,消耗大量輔酶I,這影響了糖、脂肪、能量和維生素的代謝,也使谷胱甘肽解毒(GSH)合成減少本身對肝臟不利。同時,由于乙醇是肝臟催化對乙酰氨基酚代謝成有毒活性中間體-對乙酰苯酚亞胺(NAPQI)的酶(CYP2E1與CYP3A)誘導劑可以促進這種生物轉化NAPQI中毒加重。
數據顯示,肝壞死的嚴重程度和組織GSH消費與組織共價鍵的結合程度平行, 壞死結合最多的地區。此外,近年來還發現,NAPQI在對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早期階段,也可以通過與細胞線粒體結合,抑制線粒體的功能和完整性,造成線粒體損傷。
因此,飲酒后,一方面,乙醇會導致體內的解毒物質GSH合成減少;另一方面,乙醇可以通過誘導酶增加體內生物轉化過程中對乙酰氨基酚的有毒活性中間體。不難理解,一旦在體內GSH耗盡時,對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幾率和嚴重性會增加。
因此,我們建議您酒后不要服用抗感冒藥-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含有哪些抗感冒藥?
單方解熱鎮痛藥
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醋氨酚、必理通、百服寧等。
解熱鎮痛抗感冒藥
美息偽麻片:又稱白加黑。日用片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鹽酸偽麻黃堿和氫溴酸右美沙芬。除上述成分外,夜用片還添加了鹽酸苯海拉明。
速效傷風膠囊:含對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氯苯那敏、人工牛黃。
感冒清:含對乙酰氨基酚、嗎啉胍、氯苯那敏、大青葉等。
康必得:含對乙酰氨基酚、鋅、異丙嗪、板藍根等。
感 康:含對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金剛烷胺、人工牛黃等。
對乙酰氨基酚、咖啡因、異戊巴比妥、維生素C、大綠葉提取物。
維生素C銀翹片:對乙酰氨基酚、維生素C、氯苯那敏、金銀花、連翹、牛蒡子。
除上述外,還有多種抗感冒復方制劑,如美撲假麻口服液、酚咖片(加百服寧)、雙分假麻片/美撲假麻片(百服寧日夜感冒片)、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等,均含有對乙酰氨基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