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藥藥引子怎么喝 服中藥如何選藥引
可根據紅、黃、白三種顏色區分服用 與西藥白開水不同,服用一些中成藥前要注意搭配"藥引子",為了補充中成藥的不足。但是藥物引子有幾百種,也有十幾種。使用前如何選擇搭配?
黃藥引姜湯、米湯、蜂蜜水
姜湯是用姜(3~5片)煎取汁。由于具有散風散寒、暖胃止嘔的功能,一般用于服用藿香正氣丸、銀翹丸、銀翹解毒片、溫胃舒等中成藥治療感冒、胃寒嘔吐或腹痛。
米湯主要是指黃色小米湯,可以保護胃氣,減少苦寒藥對胃腸道的損害。例如,服用冷牛黃清胃丸、黃連等藥物可以用米湯保護胃,但必須在溫暖狀態下服用。一般來說,在服用補氣、健脾、利尿劑和滋補中藥之前,你可以先喝一碗米湯。
蜂蜜當然起到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作用。服用麻仁丸、潤腸丸等藥物時,可先用溫開水攪拌蜂蜜(1~2湯匙),增強療效。此外,蜂蜜還可以減少藥物異味,使藥物順利使用。
紅藥引棗湯,紅糖水
紅棗能促進食欲,保護脾胃,養血安神。用紅棗(5~10枚)煎湯是脾胃、產后虛弱者常用的藥物引子,如人參健脾丸、歸脾丸、香砂養胃丸等。
紅糖水具有補血、活血、散寒、祛瘀的功效。紅糖水可作為婦科治療血寒血虛癥狀的藥物引子。如果服用痛經靈沖劑,可以用紅糖水服用。
白藥引鹽水,蔥白湯
中醫認為咸味可以進入腎臟,所以鹽水可以引入腎臟,就像靶子一樣,可以引導腎臟藥物集中在腎臟中,從而在腎臟中發揮良好的治療作用。因此,補腎藥(主要是補腎陰藥)大陰藥、六味地黃藥等,應用淡鹽水服用。
蔥白湯可以用來服用感冒藥,因為蔥白可以散發感冒和出汗,有助于提高療效。蔥白湯的做法是切2~3根蔥白,煎水。
小編提示,引藥入經,直達病變部位,提高療效,幫助正氣,調和藥性,降低毒性,矯正異味,方便中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