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主任醫師?
擅長: 1.性病方面:尖銳濕疣、淋病、非淋等。2.遺傳病方面:毛發及毛囊附屬器遺傳性疾病。3.毛發方面:斑禿、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發等。4.真菌感染方面:甲癬、淺部真菌感染、手足癬、體癬、股癬、頭癬、花斑癬等。5.激光、美容方面:治療痤瘡、老年斑、痘印、皮膚光老化、美白、去紅、色沉、瘢痕、脫毛等。
簡介: 基本情況學位:醫學博士 畢業院校:北京醫科大學專業:皮膚病與性病專業 技術職稱:正主任醫師、副教授導師資格:碩士生導師 工作經歷1991.8-1996.8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 1996.8-2002.8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2002.8-2016.8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2004.8-至今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副教授 2016.8-至今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科研工作1.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醫學教育研究課題:翻轉課堂在性病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教學研究課題:探討微信在疥瘡教學中應用的利弊。3.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憶萊美痤瘡研究基金項目:中重度痤瘡治療中多種光動力方案的對比。4.中華醫學會薇姿研究項目,V2014100626,建筑工人皮膚老化現狀及其對皮膚老化認知情況的調查。5.科技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原創性全人源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技術平臺的建立及應用(建立有效單位原始創新性治療靶標的篩選技術平臺)。6.北醫三院種子基金:PDCD5聯合化療藥物治療黑色素瘤的體內外實驗研究。7.985-2期,Visia在面部皮膚病的應用。8.中華醫學會,脂溢性疾病與趨化因子的關系研究。9.985-1期,SLE與凋亡因子的關系。10.參與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及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尖銳濕疣診療指南》的制定。11.參與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的制定。12.2015年申請一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一種醫用偶合劑的推進裝置”。13.2015年申請一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一種用于佩戴醫用激光防護鏡的眼鏡夾”。14.2015年申請一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一種藥劑涂覆裝置”。15.2015年申請一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一種耦合劑瓶”。發表論文(1)覃瑤,戴珊,常曉丹,馬文軍,宋清華. 北京地區男性建筑工人面部色斑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環境與健康雜志,2019,38(4).(2)戴珊,常曉丹,覃瑤,李春婷,葉珍珍,馬文軍,宋清華.建筑工人對皮膚老化認知行為調查[J].中國職業醫學,2018,45(4):521-523,526.(3)Xiao-dan Chang,Ya-juan Gu,Shan Dai,Xue-rong Chen,Chun-lei Zhang,Hong-shan Zhao(*),Qing-hua Song(*).Novel mutations in the lipase H gene lead to secretion defects of LIPH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utosomal recessive woolly hair/hypotrichosis(AREH/HT)[J].Mutagenesis,2017,32,599-606.(4)Ya-juan Gu,Xiao-dan Chang, Shan Dai, Peng-cheng Lei,Qing-hua Song(*),Hong-shan Zhao(*).Identification of four novel XPC mutations in two xeroderma pigmentosum complementation group C patients and functional study of XPC Q320X mutant[J].Gene,2017,628:162-169.(5)戴珊,南栩,趙紅珊,宋清華,張春雷.長島型掌跖角化病:SERPINB7基因突變位點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7,16(2):108-112.(6)常曉丹,戴珊,葉珍珍,宋清華.中西藥結合治療面部尋常型痤瘡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37(2):160-164.(7)常曉丹,戴珊,宋清華.北醫三院皮膚科住院醫規范化培訓臨床病毒相關問題的調研[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6,15(6):388-390.(8)常曉丹,戴珊,宋清華.北醫系統皮膚科住院醫規范化培訓相關內容的調研[J].中國醫學高等教育雜志,2016,230(1):46-47.(9)常曉丹,李春婷,戴珊,宋清華,張理濤.北醫系統皮膚科住院醫規范化培訓輪轉安排問卷調查[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6,15(1):66-68.(10)王媛,常曉丹,李春婷,戴珊,宋清華.龍珠軟膏治療顏面部皮炎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5,29(7):734-737.(11)常曉丹,戴珊,宋清華,張理濤.北醫系統皮膚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影響因素的調研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5,14(6):368-370.(12)李春婷,宋清華,陳海龍,關欣,陳詩翔,徐敏麗,陳學榮.壞疽性膿皮病15例臨床分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5,40(9):742-744.(13)宋清華,譚艷紅,李春婷,姜莉,路雪艷,張春雷.種痘水皰病樣皮膚T細胞淋巴瘤1例及文獻復習[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13(1):20-23.(14)戴珊,李春婷,陳學榮,張鳳山,宋清華.I型毛發-鼻-指(趾)綜合征:骨骼測量、毛發超微結構及基因突變研究[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4,43(9):527-530.(15)戴珊,趙暕,宋清華.首例合并眼球震顫的X連鎖網狀色素異常癥的家系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12(4):217-219.(16) Xu Nan,Shan Dai,Chun-ting Li,Xue-rong Chen,Hong-shan Zhao(*),Feng-Shan Zhang(*),Qing-hua Song(*).Novel deletion mutation of TRPS1 gene in a Chinese patient of trichorhinophalangeal syndrometype I[J].Gene,2013,523:88-91.(17) Zhen-zhen Ye,Xu Nan,Hong-shan Zhao,Xue-rong Chen,Qing-hua Song(*).Mutation detection of type II hair cortex keratin gene KRT86 in a Chinese Han family with congenital monilethrix[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3,126(16):3103-3106.(18)葉珍珍,宋清華,陳學榮,張倩,石志峰,趙海月.中藥生發湯聯合西藥治療64例全禿、普禿療效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12(2):96-98.(19)趙暕,李春婷,陳詩翔,關欣,徐敏麗,宋清華.阿達木單抗—一種快速有效治療復雜銀屑病關節炎的新方法[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2):107.(20)李春婷,宋清華,王晶.冷凍聯合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男性尖銳濕疣的臨床觀察[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2,18(2):160-163.(21)宋清華,陳英玉,狄春暉,陳學榮,李世蔭. TFAR19蛋白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清中水平的檢測[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3,7(9):563-565.(22)宋清華,狄春暉,陳英玉,鐘英誠,陳學榮,李世蔭.中波紫外線誘導HaCaT細胞凋亡中TF-1細胞凋亡相關基因19的表達[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3,32(9):506-508.(23)宋清華,王晶,陳英玉,狄春輝,孫榮華,陳學榮,李世蔭. TF-1細胞凋亡相關基因19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中的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3,19(2):189-192.(24)宋清華,狄春暉,鐘英城,陳學榮,李世蔭.系統性紅斑狼瘡與TFAR19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2,6(5):328-330.(25)宋清華,潘滿華,謝志強,袁珊,陳海龍,陳學榮.銀屑病患者服用清血敗毒丸后誘發紅皮病3例[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2,31(12):785-786.(26)崔鳴,陳鳳榮,宋清華.氧化型膽固醇下調血管平滑肌細胞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基因表達[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2.18(6):622-624.(27)宋清華,徐敏麗,欒紅,張迎,雷鵬程.奈替芬軟膏治療淺部真菌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01,3(4):282-284.(28)崔鳴,陳鳳榮,宋清華.氨氯地平抑制氧化型膽固醇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凋亡[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17(2):104-107.(29)宋清華,朱應葆,崔鳴,李楓,陳學榮,李世蔭.Ku70、Ku80基因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皮膚上的表達[J].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0,32(5):419-422.(30)宋清華,狄春暉,崔鳴,陳學榮,李世蔭.積雪甙對傷口愈合作用的基礎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00,2(5):37-39.(31)周勁松,宋清華,李麗娟,李世蔭.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11例分析[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1999,1(1):49.(32)宋清華,李世蔭. Budd-Chiari綜合征與小腿潰瘍一例[J].中華皮膚科雜志,1998,31(6):395-396.(33)宋清華,雷鵬程,廖松林.皰疹樣天皰瘡一例報道[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1997,11(4):234.學術兼職1.中國康復醫學會第一屆皮膚病康復專業委員會性病康復組委員2.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第五屆委員會性傳播疾病專業委員會(學組)委員3.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第五屆委員會皮膚美容專業委員會(學組)委員4.皮膚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皮膚罕見病診療研究聯盟委員5.中華醫學會激光醫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光動力診治與腫瘤學組委員6.北京醫學會市級“樞紐型”社會組織專家委員會成員7.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皮膚病與皮膚美容分會護膚品和護膚材料學科委員8.《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第七屆編輯委員會通訊編委9.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七屆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委員10.第七屆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激光美容學組委員11.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第一屆激光與皮膚美容專家委員會委員12.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第十四屆委員會性病學組委員13.北京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醫療衛生專家獲獎情況3.作品《疥瘡》獲2015年高校(醫學類)微課教學比賽中三等獎著作與譯著1.參編:皮膚病性病學,主編:李林峰,編者:張倩、宋清華、李林峰、袁姍、謝志強,第九章:蕁麻疹類疾患。 2.參編:性傳播疾病,主編:劉躍華,宋清華,編者:劉躍華,鄭占才,鄭和義,倫文輝,車雅敏,呂世超,左亞剛,李軍,宋清華,常曉丹,袁小英,路血艷,王濤,徐晨琛,第二章:泌尿生殖道衣原體感染。
第一執業
變態反應疾病及真菌疾病、大皰性疾病的診治及臨床科研
皮膚美容(包括果酸活膚及注射填充等技術)及激光美容等治療
從事皮膚性病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十余年,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擅長應用中西醫結合,并注意局部與整體,內治與外治相結合并調節身心的療法治療各種難治性皮膚病,取得很好的療效。研制了多種皮膚病的內服與外涂藥,對各種皮膚病,如痤瘡,扁平疣,化妝品皮炎,銀屑病,濕疹等見效快,治愈率高。對各種性傳播性病疾病,如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急慢性前列腺炎等性傳播性疾病,用先進的治療手段,通過中西醫結合,介入療法等手段有很好的療效。如干擾素局部注射配合激光治療尖銳濕疣效果好,復發率低,深得患
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藥品生產,藥品經營,中草藥收購等業務的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4日,公司坐落在廣東省,詳細地址為:惠州市博羅縣長寧鎮廣汕公路邊嶺排工業區(羅浮山藥業城);經國
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韓美)成立于1996年3月,公司產品業務涉及兒科產品、消化科產品、骨科產品、抗感染藥等領域,98%的產品在國內成產,主要產品有媽咪愛、易坦靜、易安平、美常安、利動、
益普生集團作為一家有著八十多年制藥經驗的歐洲制藥集團,擁有20余種上市產品及遍布全球近4000名的員工。公司的發展戰略是以三大治療領域內的高科技產品為基礎,即腫瘤、內分泌、神經肌肉類疾病,這些高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大興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天貴大街33號,法定代表人為張朝華。經營范圍包括加工、制造中成藥;出租辦公用房
輝瑞在中國業務覆蓋全國300余個城市,并在華上市了五大領域的高品質的創新藥物,包括腫瘤、疫苗、抗感染、炎癥與免疫、罕見病等多個領域的處方藥和疫苗。多年來,輝瑞始終致力于“成為中國醫療衛生體系重要組成
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6月16日創建,公司以“繼承創新、造福人類”為企業宗旨,以“科技健康明天”為企業發展目標,以健康人類為己任,造福社會為弘愿,始終堅持市場龍頭、科技驅動的創新發展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成立于1980年07月3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中路20號,法定代表人為王煜煒。經營范圍包括制造膠劑、口服液、丸劑、顆粒劑、糖漿劑、擦劑、氣霧劑、軟膠囊
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工商總局【守合同重信譽單位】、海口工業【十佳企業】。擁有各類人才,員工近2000人。生產基地位于海口藥谷,占地134畝,建筑面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