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擅長: 新生兒專業因地制宜采用新法復蘇,CPAP,粗內經低壓吸痰法,肺表面物質氣管內注入,呼吸支持、外周動靜脈雙路換血術,靜脈營養,缺氧缺血性腦病急期搶救.
簡介: 董繼萍 中心技術主任、主任醫師。 從醫近30年,成功搶救急危重癥病兒上萬人,挽救了5000多個重癥新生兒的生命,尤其是新生兒專業因地制宜采用新法復蘇,CPAP,粗內經低壓吸痰法,肺表面物質氣管內注入,呼吸支持、外周動靜脈雙路換血術,靜脈營養,缺氧缺血性腦病急期搶救,干預訓練和高壓氧康復治療,等一系列新技術新療法,使落后山區的新生兒死亡率、致殘率大幅下降,新生兒專業形成地區優勢。對雙胎、低體重、極低體重新生兒的成功搶救經驗豐富。非手術治療兒童包莖使2000多例患兒免除了手術的痛苦。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是她真實的寫照。每次見到她,那恬淡的微笑,親切得宛若鄰家大姐;對病人的隨和,更是看不出半點兒大專家的“派頭”。 她在兒科專業領域摸爬滾打30多年,屢屢創造醫學奇跡,成為十堰鄂、豫、渝、川、陜周邊地區響當當的兒科知名專家。截止目前,她共計挽救了5000多個重癥新生兒的生命,讓上萬名危重病癥兒童脫離病魔。 她,就是十堰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董繼萍教授。 從知青到知名專家 1975年,高中畢業的董繼萍作為城市知識青年,到十堰白浪公社接受“勞動鍛煉”。然而,勤奮好學的她,卻一直懷揣著一個夢想,那就是渴望能繼續學到更多更深奧的知識,將來為祖國做更大的貢獻。1977年12月,國家恢復高考。董繼萍以優異成績被武漢醫學院(現同濟醫科大前身)醫療系錄取,成為恢復高考后的首屆名校大學生,從此邁入從醫生涯第一步。 1981年,在襄樊某大醫院實習,負責帶教的該院兒科主任十分看重董繼萍,他說:“小董動手能力強,工作十分細心,是個天生的兒科好大夫。”1982年12月,以優良成績畢業的董繼萍果真被分配到十堰市人民醫院兒科,一干就是二三十年。 當時醫院兒科依附于大內科,尚未單獨成立,科室的管理、新業務新技術的發展等等,一切都處于百事待興狀態。恰恰給了董繼萍一個磨煉自我、展現自我的機會。她雖然畢業于名校,但十分謙虛好學,經常被派到武漢協和醫院、南京兒童醫院等省級以上大醫院學習充電,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兒科臨床經驗,逐漸顯現出其超人的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1996年董繼萍走上了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崗位。2001年董繼萍被肩負起兒科主任重任,從而將市人民醫院兒科推向本地區兒科專業頂端。而她個人,在兒科專業上的造詣,尤其是新生兒重癥監護方面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早已成為十堰乃至周邊縣市患兒家長廣為傳頌的知名兒科專家。 從小科室到大中心 作為科主任,董繼萍事事率先垂范、時時嚴格自律,為科室醫護人員做出了榜樣。董繼萍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是及時組建科委會,以制定出科室詳細的管理措施和目標,通過以制度規范人、以感情激勵人,激發全科的創業熱情。她把科室每月二次內部業務培訓作為雷打不動的鐵律;每天早晨交接班時,都會進行半個小時左右簡短的業務知識培訓;每年還選派2-3名醫護人員到省級以上大醫院進修學習等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科室后備力量和新生力量儲備上采取了“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模式,使科室醫護人員從開始的23人發展到68人。 在董繼萍的帶領下,該科由最初的一個病區,發展到現在3個病區及1個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病床從36張發展到90張,每天住院病人達100多人,病床常年爆滿、供不應求。2009年底,醫院根據兒科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專門騰出一棟樓,按照國內一流標準建設兒童中心。 目前,市人民醫院兒童中心不僅住院條件區域領先,而且開設了新生兒專科、少男專科(氣囊擴張治療包莖)、兒童內分泌專科和神經行為專科等特色專科;配備了呼吸機、高壓氧艙、氣霧泵、監護儀、藍光治療儀等先進的設備;開展了小兒心臟介入技術、缺氧腦病、腦損害高壓氧、干預訓練的康復治療、哮喘的規范化吸入治療等一系列國際國內先進的高新技術。 藝高德更高 一位外國醫學家曾說過:醫學不僅僅是裝在瓶子里的藥。董繼萍對此的理解是:“關愛”是醫生的第一處方,醫生能夠給予病人的,除了對癥治病,更多的是給予患者心靈的安慰和幫助,這是作為一名好醫生所必備的素養之一。因此,無論是遇到病情兇險,還是病情輕微的病人,董繼萍都是熱心接待,認真診斷,細心治療。 2005年的一天,僅三歲多的小柳因病突發進行性呼吸困難、面色青紫緊急入院,病情十分兇險。董繼萍接診后,初步判斷小柳是先天性隔疝并隔肌撕裂,當場告訴小柳父母,孩子病情很重,估計得立即手術治療才能化險。就在董繼萍火速著手為患兒行進一步診治時,小柳父母卻大聲發火了:“不是說孩子要手術治療么,那就快送手術室啊!為啥還要檢查啊?”正在高度專注、爭分奪秒進行每一項檢查以更加明確患兒病情的董繼萍,此時很能理解他們的心情,但她沒時間解釋更多,只說了一句:“請相信我,為了孩子我們絕不會做無用功,更不會浪費時間。” 接下來的檢查確定了董繼萍的最初判斷,但情況比這個糟很多——小柳先天隔疝隔肌撕裂并發肺不張、縱膈移位,此時孩子的肺已被壓縮了90%多,只剩下窄窄的一小條兒!要想安然手術,目前最為緊急的是必須通過兒科內科治療,迅速讓病兒肺張開、使其心臟回位,這才有可能讓患兒耐受外科手術、避免出現呼吸衰竭死亡的風險,否則小孩生命必將不保。董繼萍迅即為小柳采取減低腹壓治療,將其胃內容物排空等,經過約30分鐘的努力,終于以最快的速度讓小柳肺部展開、心臟回歸原位。隨后小柳順利接受了外科手術,術中證實小柳隔肌撕裂達13公分左右!如果不是兒科及時有效的術前救治為手術贏取了時間,孩子恐怕與父母已陰陽相隔了。 事后,感激萬分的小柳父母很是為當初的粗暴感到歉疚,他們由衷感嘆:“董主任真是藝高德更高的好專家啊,簡直就是上帝專門派給孩子們的平安使者。當時我們那么胡亂發脾氣,她都沒說半個不字,反而還寬慰我們。” 有位陜西白河病兒家屬,因為貧窮,在陪孩子看病時靠嚼冷饅頭填飽肚子,晚上就躺在走廊長椅上度過寒冷之夜。董繼萍見狀,為小孩家屬找來了舊棉絮給他取暖,還在科室帶頭為他們捐款捐物,號召醫護人員輪流給他們買飯,讓這個“外鄉”壯漢感動得涕淚交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董繼萍還不忘時常帶領科室人員深入社會福利院,去看望那兒的孤兒們,幫助孩子們從根本上解決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 她成功搶救世界首例甲流危重雙胞胎孕婦早產兒 甲流重癥患者、孕婦、試管嬰兒、雙胞胎、懷孕不足月……一系列因素的疊加,讓武當山特區29歲的孕婦馮志連提出了甲流防治史上一道“世界難題”。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市人民醫院在給她們第二次生命的同時,也創造了全國乃至世界甲流防治史上的一個奇跡。 2009年12月4日中午11時許,經胎心監測發現,馮志連腹中一個胎兒胎動已經停止。這對于存在生殖障礙的夫婦來說,能生下這對孩子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醫院成立了心內科、呼吸內科、麻醉科、婦產科、兒科、重癥醫學科、輸血科、ICU等各科主任為成員的搶救專班。經驗豐富的專家反復討論,科學決斷,立即剖宮產,做好新生兒搶救準備。隨即產下體重分別為1.4千克和1.17千克的兩名女嬰。與懷孕40周正常分娩相比,分娩提前了兩個半個多月。 盡管剖宮手術不到一小時,但兩個嬰兒出生時已心跳微弱、重度窒息、呼吸停止。醫護人員立即對孩子進行復蘇施救,8分鐘分鐘后奇跡出現,姐妹花相繼恢復心跳,快速送進兒科重癥監護室。董繼萍迅速組織特護、搶救專班,24小時照顧溫箱中的雙胞胎姐妹。一個月后,兩個小家伙體重分別達到2310克和1875克。 12月9日,馮志連和雙胞胎女兒康復出院。1月14日,中央電視臺《走進科學》欄目編導深入市人民醫院實地采訪拍攝,董繼萍陪同央視記者到馮志連家回訪,上門為其雙胞胎女兒復查,身體恢復良好。聽了董繼萍成功搶救雙胞胎女兒的過程,央視編導張英華連連感嘆:“十堰市人民醫院了不起,兒科技術了不起,董繼萍主任更了不起!” 她挽救了上萬名兒童的生命 在危重癥新生兒救治上,董繼萍更是用她高超的醫技和慈悲的愛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醫學奇跡。 1999年,一個出生僅三個來月的嬰兒突發呼吸心跳停止20分鐘來醫院急診,董繼萍快速對患兒進行診斷,她認為寶寶只要有口氣,就一定有救治的可能。當務之急,得讓寶寶恢復呼吸!于是董繼萍立即用粗內徑導管低壓吸痰法,解決了嬰兒氣道梗阻造成的心肺停跳問題—— 一口口痰吸出來,孩子立馬就有了呼吸!隨后,董繼萍硬是在孩子病床前守了兩天兩夜,直至嬰兒轉危為安。 2009年11月,市內一懷孕才27周的孕婦,因患重癥妊高癥經剖腹早產下一有生機兒,男嬰當時體重僅約1公斤、呼吸微弱,小小身體上的筋管都暴露得異常清晰,嬰兒被緊急送往該科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經檢查,嬰兒肺發育不成熟造成呼吸窘迫,同時還有消化道出血等危急生命的病癥。董繼萍立即為男嬰進行了呼吸支持、靜脈營養等治療,使得嬰兒呼吸平穩、出血止住,先后過了幾個險關。經過醫護人員23天的精心治療和喂養,寶寶體重長到了3斤多,平安出院。迄今為止,這是十堰成功救治的孕周最小的早產兒。 2009年12月,一個因在外院出生時出現重癥胎糞吸入肺炎、重度窒息并發肺出血的嬰兒發病兇猛——小口里不停涌出鮮血,因在外院搶救無效轉入市人民醫院兒科,入院時心急如焚的嬰兒家屬大哭著喊“救命”。董繼萍一邊安慰家屬“不要著急,我們一定會盡全力”,一邊趕緊帶領醫護人員對患兒進行搶救。此時,小嬰兒全身青紫,呼吸困難,四肢冰涼呈休克狀態,通過緊急實施糾正休克、止血等對癥治療,寶寶住院不到8天就康復出院。小孩奶奶拉著董主任的手,哽咽著說:“我年輕守寡,兒、孫兩代均是單傳,這次如果我孫兒沒救了,我肯定也活不下去了。是您救了我孫子和我的命啊!” 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董繼萍正是用她的仁心對患者、仁術對病魔,28年來共計挽救了5000多個重癥新生兒的生命,讓上萬名危重病癥兒童重綻燦爛的笑顏。 她,成功搶救世界首例甲流危重雙胞胎孕婦早產兒; 她,成功搶救懷孕僅6個月體重僅1公斤的早產有機兒; 她,成功搶救呼吸心跳停止20多分鐘三個月大的嬰兒; 她,從事兒科30多年挽救了上萬個重癥兒童的生命; 她,是全市乃至全省兒科專家中唯一被央視《走進科學》采訪報道的名專家
第一執業
開發區景王社區衛生服務站
六九零九廠醫務室
開發區平港社區衛生服務站
開發區盛莊社區衛生服務站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微盟醫務室
蓬朗大通橋社區衛生服務站
開發區蓬朗街道邵涇社區衛生服務站
開發區麗華社區衛生服務站
千葉有限公司衛生站
龍燈化學有限公司醫務室
南亞電子有限公司衛生站
周市鎮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周市中樂社區衛生服務站
周市市北社區衛生服務站
周市陽光花園社區衛生服務站
周市陸陽新塘社區衛生服務站
昆山花園社區衛生服務站
周市楊莊社區衛生服務站
周市鎮陸楊小涇社區衛生服務站
周市鎮新鎮社區衛生服務站
周莊新區社區衛生服務站
周莊鎮園區社區衛生服務站
昆山和平醫院
開發區美華東村社區衛生服務站
張浦鎮大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站
張浦鎮南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站
陸家鎮合豐社區衛生服務站
開發區中華園社區衛生服務站
昆山化工廠醫務室
周市新衛社區衛生服務站
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藥品生產,藥品經營,中草藥收購等業務的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4日,公司坐落在廣東省,詳細地址為:惠州市博羅縣長寧鎮廣汕公路邊嶺排工業區(羅浮山藥業城);經國
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韓美)成立于1996年3月,公司產品業務涉及兒科產品、消化科產品、骨科產品、抗感染藥等領域,98%的產品在國內成產,主要產品有媽咪愛、易坦靜、易安平、美常安、利動、
益普生集團作為一家有著八十多年制藥經驗的歐洲制藥集團,擁有20余種上市產品及遍布全球近4000名的員工。公司的發展戰略是以三大治療領域內的高科技產品為基礎,即腫瘤、內分泌、神經肌肉類疾病,這些高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大興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天貴大街33號,法定代表人為張朝華。經營范圍包括加工、制造中成藥;出租辦公用房
輝瑞在中國業務覆蓋全國300余個城市,并在華上市了五大領域的高品質的創新藥物,包括腫瘤、疫苗、抗感染、炎癥與免疫、罕見病等多個領域的處方藥和疫苗。多年來,輝瑞始終致力于“成為中國醫療衛生體系重要組成
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6月16日創建,公司以“繼承創新、造福人類”為企業宗旨,以“科技健康明天”為企業發展目標,以健康人類為己任,造福社會為弘愿,始終堅持市場龍頭、科技驅動的創新發展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成立于1980年07月3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中路20號,法定代表人為王煜煒。經營范圍包括制造膠劑、口服液、丸劑、顆粒劑、糖漿劑、擦劑、氣霧劑、軟膠囊
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工商總局【守合同重信譽單位】、海口工業【十佳企業】。擁有各類人才,員工近2000人。生產基地位于海口藥谷,占地134畝,建筑面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