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主任醫師?
擅長: 腎臟疾病的防治、流行病學研究
簡介: 王海燕,女,1937年生,1959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醫療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歷任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內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際腎臟病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內科雜志》主編及6個國際專業雜志編委。發表學術論文380余篇,出版專著7部。先后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項22項。2006年4月獲美國腎臟病基金會卓越成就貢獻獎章,2013年6月獲得國際腎臟病學會Roscoe R.Robinson獎和首屆國際腎臟病學會先驅者獎。 2013年王海燕獲“國際腎臟病學會先驅者獎”所所長。歷任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中華內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際腎臟病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內科雜志》主編及6個國際專業雜志編委。發表學術論文380余篇、專著7部。兩次獲首都五一勞動獎章,2006年獲美國腎臟病基金會卓越成就貢獻獎章。 擅長于內科及腎臟內科疾病的治療與研究。1959年9月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曾任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大內科主任、腎臟疾病研究所所長。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審組成員、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主任委員、衛生部第四屆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雜志編委、中華內科雜志副主編、腎臟疾病編審組長、中華腎臟病雜志編委、實用內科雜志副主編;在國際上擔任亞太腎臟病學會理事、繼續教育委員會主席等。王海燕教授系國內外知名度甚高的腎臟病及內科學專家。多年來始終緊跟世界腎臟病學界的前沿,為我國的腎臟病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僅90年代以來就獲諸多殊榮,即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歸國人員獎”、“北京市優秀教師獎”;獲國家勞動人事部頒發的“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光華科學基金二等獎”等。 學術專著: 王海燕.《腎臟病學》主要對腎臟病學的相關知識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腎臟發育 生物學、腎臟生理、腎臟的細胞生物學基礎、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代謝性疾病腎損害等,2006. 王海燕.《腎臟病臨床概覽》主要對腎臟病臨床基礎知識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急性腎損傷、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結締組織疾病腎損害、血栓性微血管病腎損害、遺傳性與先天性腎臟病等,2010. 王海燕.《現代臨床醫學內科進展—腎臟內科分冊》重點介紹了腎小球疾病,不僅澄清了腎小球疾病的界定,而且詳細介紹了其包含的疾病,使讀者深入了解疾病的起因、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2010. 社會任職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雜志編委 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主任委員 中華內科雜志副主編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審組成員 衛生部第四屆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 腎臟疾病編審組長中華腎臟病雜志編委 實用內科雜志副主編 在國際上擔任亞太腎臟病學會理事 繼續教育委員會主席 科研成果: 王海燕教授系國內外知名度甚高的腎臟病及內科學專家。多年來始終緊跟世界腎臟病學界的前沿,為我國的腎臟病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自1980年王教授于美國UCLA,國際臨床腎臟病權威Glassock教授指導下工作三年以來,先后發表論著274篇,被SCI及Medline 收錄65篇、引用131次;中文論文引文庫收錄191篇、引用459次;并以第一課題負責人身份承擔部委級以上課題22項,其中“八五”、“九五”攻關各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衛生部重點項目基金2項。 王海燕教授已培養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38名,碩士研究生7名,包括分別培養出我國第一名腎臟病內科臨床和實驗研究博士生,兩人均獲國家教委1991年2月頒發“我國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博士研究生”稱號。 榮譽成就: 王海燕教授已先后獲國家級、部委級科研成果獎22項。 其中僅90年代以來就獲諸多殊榮,其中包括:國家教委、國家 王海燕(后右三)年輕時在恩師王叔咸家[2]科委“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國家勞動人事部頒發的“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獎;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歸國人員獎”;“北京市優秀教師獎”;“光華科學基金二等獎”。 并于2006年4月獲得美國腎臟病基金會授予的“國際卓越成就獎”。國際卓越成就獎章(International Distinguished Medal)”始建于1990年,由美國腎臟病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NKF)授予那些在腎臟病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每年該獎章的授予是根據獲獎人的臨床工作、學術地位、科學發現和在諸如 NKF等組織中的工作來評定的。 1959年,王海燕畢業于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前身),1966年,她從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前身)研究生畢業,隨后在北醫系統工作,是一名地道的北醫人。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是承上啟下的一代人,把一生都獻給了北醫。”從醫學院畢業至今已經50年,但王海燕說她事業的真正發展是在改革開放后的這三十年。 1980年,王海燕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第一批派出訪問學者到美國UCLA-Harbor醫療中心深造,“在國外的學習,我開闊了眼界,我就像海綿一樣汲取營養,這對我以后的研究非常有幫助。”王海燕說。 80年代初,腎臟病學分為生理學和病理學的研究,王海燕選擇了與臨床聯系更緊密的病理學研究。回國后,她同病理科一起開展了系膜病變的腎小球疾病研究,進而更新了我國“原發性腎炎”一元論觀念。“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是我國導致尿毒癥的第一位原因,但既往并不清楚其病因的多樣性。我們分析了8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從而顯著提高了該類疾病診斷的精確性、治療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在1986年的倫敦學術會議上首次報告了中國該類疾病構成譜的特點”,王海燕解釋道。 急性腎衰竭是內科的急危重癥,為攻克這個難關,王海燕帶領她的團隊做了很多努力。她發現我國約半數病人因誤診誤、漏診而喪失了最佳救治時機,據此,她建立了無創檢查和腎臟病理相結合的階梯式診斷模式,指導多數患者及時明確診斷,使得約占我國急性腎衰竭1/3的病人可脫離透析、生存率達90%。該診斷模式闡明了我國急性腎衰竭病因學的異質性,在國內率先診斷并救治藥物引起的急性間質性腎炎及自身免疫介導的腎小球腎炎,總結了其診斷規律與方法,揭示了我國自身免疫介導的腎小球腎炎特點。 作為多種腎臟疾病最后的共同通路,腎臟纖維化是研究熱點的和難點。王海燕教授在國內創建十余種人類腎小球疾病的動物模型,建立了基于病人(血、尿和腎組織)、實驗動物模型和細胞的三維研究模式,形成我國腎小球疾病實驗研究的重要技術平臺。“腎臟病是一個很大的領域,運用不同的病理模型可以把不同的病理說清楚。”王海燕補充道。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王海燕教授進一步深入,發現傳統中藥黃芪當歸合劑在功能及形態二方面對腎纖維化的拮抗作用,闡明其多途徑、多環節、多靶點的作用機理。臨床隨機對照研究,也證實了此藥保護腎功能的作用。 2009年,王海燕發表了我國腎小球疾病譜二十年來變化的系統研究,明確IgA腎病為高發病因。她指導課題組針對本病進行了與IgA1糖基化異常有關的發病機理、遺傳背景及治療用藥的系統研究,僅SCI收錄論著已發表11篇,研究結果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多次被國外專家引用。“學術研究得到國際的認可,用我的話說就是‘人家開始帶我們玩了’。”王海燕說,“要如何立于國際學術之林?就是要把他們先進的東西學來,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做出我們的特色來。” 王海燕教授在國內的臨床醫學界及腎臟病界享有很高威望。歷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主委、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內科雜志主編及學科評審組召集人等。她擔任國內及港澳20所大學、衛生廳及醫院的名譽或客座教授或顧問,并通過多種形式為我國腎臟病專業培養骨干逾千名。她的學術成就始終影響著我國腎臟病學科發展和專業人才的成長,是我國腎臟病領域公認的杰出學科帶頭人。 美國腎臟病基金會頒給王海燕“國際卓越成就獎”時,評委會給予她很高的評價:“我們榮幸地將本獎章授予王海燕教授,因為她對主流以及不同種族和文化人群的腎臟病做出了杰出貢獻。她不僅是一位科學家,還是一位腎臟病的使者和導師,在她的直接領導和協助下進行了大量世界范圍的研究。”
第一執業
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藥品生產,藥品經營,中草藥收購等業務的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4日,公司坐落在廣東省,詳細地址為:惠州市博羅縣長寧鎮廣汕公路邊嶺排工業區(羅浮山藥業城);經國
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韓美)成立于1996年3月,公司產品業務涉及兒科產品、消化科產品、骨科產品、抗感染藥等領域,98%的產品在國內成產,主要產品有媽咪愛、易坦靜、易安平、美常安、利動、
益普生集團作為一家有著八十多年制藥經驗的歐洲制藥集團,擁有20余種上市產品及遍布全球近4000名的員工。公司的發展戰略是以三大治療領域內的高科技產品為基礎,即腫瘤、內分泌、神經肌肉類疾病,這些高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大興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天貴大街33號,法定代表人為張朝華。經營范圍包括加工、制造中成藥;出租辦公用房
輝瑞在中國業務覆蓋全國300余個城市,并在華上市了五大領域的高品質的創新藥物,包括腫瘤、疫苗、抗感染、炎癥與免疫、罕見病等多個領域的處方藥和疫苗。多年來,輝瑞始終致力于“成為中國醫療衛生體系重要組成
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6月16日創建,公司以“繼承創新、造福人類”為企業宗旨,以“科技健康明天”為企業發展目標,以健康人類為己任,造福社會為弘愿,始終堅持市場龍頭、科技驅動的創新發展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成立于1980年07月3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中路20號,法定代表人為王煜煒。經營范圍包括制造膠劑、口服液、丸劑、顆粒劑、糖漿劑、擦劑、氣霧劑、軟膠囊
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工商總局【守合同重信譽單位】、海口工業【十佳企業】。擁有各類人才,員工近2000人。生產基地位于海口藥谷,占地134畝,建筑面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