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主任醫師?
擅長: 腰椎管狹窄癥、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頸椎病、胸腰椎畸形、胸椎管狹窄癥、胸椎間盤突出、胸椎黃韌帶骨化、脊柱外傷、脊柱微創等。
簡介: 基本情況學位:博士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醫學部專業:脊柱外科 技術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導師資格:博士生導師 工作經歷2001.8-2005.7,骨科主治醫師, 2005.8-2010.7,骨科副主任醫師 2009.8-2016.7,骨科副教授 2011.8-今,骨科主任醫師, 2016.8-今,骨科教授 2016.8-今,骨科博士生導師 2012.8-現在,書記 2014.8-2018.7,醫療副主任 2018.7-現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科研工作1.面向脊柱椎板切除手術的機器人系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9年2.退變性腰椎側彎融合固定術后相鄰節段的三維運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9年3.腰椎管狹窄癥融合相鄰節段精準化治療策略的臨床研究,首都衛生行業發展科研重點專項,2016年4.脊柱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究,863計劃,2015年5.首都特色-脊柱-骨盆矢狀位形態順列在腰椎退變性側彎個性化手術策略制定中的應用研究,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項目,2015年6.脊柱-骨盆失狀位形態序列及對腰椎退行性疾病發病機制影響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5年7.脊柱-骨盆矢狀位形態序列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診治中的臨床意義探討,首都市民健康項目培育,2013年8.胸腰椎后凸畸形與盆骨矢狀位序列的相關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項目,2014年9.胸腰椎嚴重角狀后凸畸形與骨盆矢狀位序列相關性研究,教育部回國人員啟動基金,2011年10.胸腰椎嚴重角狀后凸畸形與骨盆矢狀位序列相關性研究,院回國人員啟動基金,2011年11.面向安全脊柱手術的微小機器人系統,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2007年學術兼職中華預防醫學會脊柱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常委、脊柱退變學組組長、青委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兼脊柱學組副組長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脊柱關節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分會脊柱學組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委員兼脊柱學組秘書北京醫學會骨科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第一屆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康復醫學會骨科分會第二屆副會長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畸形學組、微創學組委員獲獎情況1.2006年中國脊柱脊髓雜志對建刊15年來所發表的全部論文進行評比,所發表的文章“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獲得優秀論文獎。2.2006年中國康復醫學會頸椎病專業委員會年會上,所投稿件獲得大會優秀論文獎。3.2012年COA中青年醫師優秀論文三等獎“正常國人脊柱-骨盆矢狀位參數的影像學研究”4.2013年中華骨科雜志優秀中青年醫師優秀論文評比二等獎。5.2013年 胸椎管狹窄癥 獲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獎6.2014年5月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工作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全國十佳中青年醫師提名7.2015年中國脊柱脊髓雜志第三屆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2、3、2012年,“胸椎管狹窄癥關鍵診療技術研究”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8.2012年“胸腰椎嚴重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療及相關技術研究” 榮獲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關(2010-2012年),創新型科技成果獎。9.2013年11月“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學研究與新手術方式” 榮獲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關,創新型科技成果獎10.2014年12月,“胸腰椎嚴重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療及相關技術研究”獲北京市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關“創新型科技成果獎” 三等獎論文1.孫卓然, 姜帥, 鄒達,李危石等. 國人青年人群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狀位序列變化研究[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8(4).2.鄒達, 李危石, 陳仲強, et al. 椎體CT值在腰椎短節段內固定術后螺釘松動預測中的應用[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8, 28(5).3.馬清偉 , 李危石 , 孫卓然等. 退變性腰椎側凸矯形術后腰椎前凸角變化對臨床療效的影響[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7.4.袁磊, 陳仲強, 曾巖,孫卓然,李危石. 胸腰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后螺釘松動的研究進展[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7(8).5.李危石, 費晗, 陳仲強等. 退變性腰椎側凸患者腰椎前凸矯正程度與療效的關系 [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6(10):912-918.6.馬清偉, 李危石, 孫卓然等. 中老年人群脊柱-骨盆矢狀位參數及其序列擬合關系[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6, 26(2).7.姜帥, 孫卓然, 李危石等. 不同分型腰椎-骨盆矢狀位序列的模型建立及應力分析[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6, 26(5).8.費 晗, 李危石, 孫卓然等. 退變性腰椎側凸脊柱-骨盆矢狀位影像學特點[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5, 25(6):528-532.9.孫卓然, 李危石, 陳仲強等. 正常國人脊柱-骨盆矢狀位序列擬合關系研究[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5, 25(1):1-5.10.王小平, 李危石. Delphi法及其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J]. 中華外科雜志, 2014(1).11.李危石, 孫卓然, 陳仲強. 正常脊柱-骨盆矢狀位參數的影像學研究[J]. 中華骨科雜志, 2013, 33(5):447-453.12.孫卓然, 李危石. 骨盆矢狀位形態參數在脊柱外科的應用[J]. 中華外科雜志, 2012, 50(12):1147-1150.13.李危石, 陳仲強, Wood K B . 成人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狀位平衡分析[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1, 21(3).14.李危石, 陳仲強, 郭昭慶等. 胸椎及胸腰段角狀后凸畸形對骨盆矢狀位形態及序列的影響[J]. 中華外科雜志, 2011, 49(2)..15.李危石, 陳仲強, 曾巖等. 胸椎后縱韌帶骨化的臨床特點及治療策略[J]. 中華骨科雜志, 2007, 27(1):15-18.16.李危石, 陳仲強, 郭昭慶, et al. 椎間植骨融合與橫突間植骨融合治療腰椎滑脫癥的比較[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5, 15(1):20-23.17.李危石, 陳仲強, 郭昭慶, et al. 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04(11).18.李危石, 陳仲強, 黨耕町, et al. 上胸椎角狀后凸畸形的診治分析[J]. 中華外科雜志, 2002, 40(1):52-54.SCI期刊:1.Zou D , Li W S, Deng C , et al. The use of CT Hounsfield unit values to identify the undiagnosed spinal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J]. 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18:1-9.2.Fei H, Li W S, Sun Z R, et al. Sagittal plane analysis of the spine and pelvis in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J Orthop Surg (Hong Kong). 2017. 25(1): 2309499016684746.3.Fei H, Li W S, Sun Z R, et al. Effect of patient position on the lordosis and scoliosis of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J]. Medicine, 2017, 96(32):e7648.4.Fei H, Li W S, Sun Z R, et al. Analysis of Spino-pelvic Sagittal Alignment in Young Chines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J]. Orthop Surg, 2017, 9(3):271-276.5.Sun Z R ,Li W S, Chen Z , et al. Decompression alone versus decompression with instrumented fusion for young patients with single-leve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 short-term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4, 127(11):2037.6.Li W S,Sun Z R, et al.Analysis of spinopelvic sagittal alignment in patients with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angular kyphosis.[J].Spine,2013,38(13):E813-8.7.Li W S, Wang S , Xia Q , et al. Lumbar Facet Joint Motion i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at Affected and Adjacent Levels: An In Vivo Biomechanical Study[J]. Spine, 2011, 36(10):629-37.8.Li W S, Gang L I, Chen Z, et al. Sagittal plane analysis of the spine and pelvis in adult idiopathic scoliosi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0, 123(21):2978-2982.著作與譯著1、陳仲強,劉忠軍,黨耕町主編,郭昭慶參編,脊柱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ISBN 978-7-117-17231-8 2、陳仲強主譯,郭昭慶參譯,胸腰椎創傷,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ISBN 978-7-5331-8914-3 3、陳仲強,袁文主譯,郭昭慶參譯,AO脊柱手冊(原理與技巧及臨床應用兩冊),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ISBN 978-7-5331-5581-0 4、劉忠軍主編,郭昭慶參編,脊柱外科手術操作與技巧,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ISBN 978-7-117-11758-6 5、海涌主譯,郭昭慶參譯,腰椎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第一執業
骨關節炎、筋傷、內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折、脫位、骨質疏松、各種骨病及其痛癥。擅用經方與驗方辨證治療疑難雜癥。
擅長治療1.脊椎性疾病:如頸(腰)椎骨質增生、各類頸肩腰腿痛、頸(腰)椎間盤突出癥,強直性脊柱炎;2.脊柱相關疾病:如頭昏頭痛、胸悶心悸、腹痛胃脹、泄瀉便秘、陽痿早泄等;3.骨關節疾病:如四肢骨折、關節脫位、股骨頭缺血壞死等;4.陳舊性軟組織損傷:如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足跟痛等。
頸肩腰腿痛、椎間盤突出、脊柱脊髓損傷、脊柱結核、腫瘤、畸形、骨關節炎、股骨頭缺血壞死等方面疾病的診治,并且在脊柱、關節微創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精于中醫正骨手法,中西醫結合診治骨傷科疑難病癥,股骨頭壞死、骨質疏松癥治療。擅長脊柱外科、創傷骨科、骨關節微創外科手術治療,經皮椎間孔鏡(PELD)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MED微創治療頸、腰椎退變性疾病,脊柱脊髓神經損傷手術治療,肩、膝關節鏡手術,肩、髖、膝人工關節置換術,骨盆、髖臼骨折及關節內骨折微創手術治療。
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藥品生產,藥品經營,中草藥收購等業務的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4日,公司坐落在廣東省,詳細地址為:惠州市博羅縣長寧鎮廣汕公路邊嶺排工業區(羅浮山藥業城);經國
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韓美)成立于1996年3月,公司產品業務涉及兒科產品、消化科產品、骨科產品、抗感染藥等領域,98%的產品在國內成產,主要產品有媽咪愛、易坦靜、易安平、美常安、利動、
益普生集團作為一家有著八十多年制藥經驗的歐洲制藥集團,擁有20余種上市產品及遍布全球近4000名的員工。公司的發展戰略是以三大治療領域內的高科技產品為基礎,即腫瘤、內分泌、神經肌肉類疾病,這些高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大興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天貴大街33號,法定代表人為張朝華。經營范圍包括加工、制造中成藥;出租辦公用房
輝瑞在中國業務覆蓋全國300余個城市,并在華上市了五大領域的高品質的創新藥物,包括腫瘤、疫苗、抗感染、炎癥與免疫、罕見病等多個領域的處方藥和疫苗。多年來,輝瑞始終致力于“成為中國醫療衛生體系重要組成
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6月16日創建,公司以“繼承創新、造福人類”為企業宗旨,以“科技健康明天”為企業發展目標,以健康人類為己任,造福社會為弘愿,始終堅持市場龍頭、科技驅動的創新發展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成立于1980年07月31日,注冊地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中路20號,法定代表人為王煜煒。經營范圍包括制造膠劑、口服液、丸劑、顆粒劑、糖漿劑、擦劑、氣霧劑、軟膠囊
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工商總局【守合同重信譽單位】、海口工業【十佳企業】。擁有各類人才,員工近2000人。生產基地位于海口藥谷,占地134畝,建筑面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