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加癌癥發病率
鎂離子能夠起到癌癥抑制劑的作用,居住在含鎂量高的地區的人群癌癥發病率低于其他地區,人體缺鎂可能會導致染色體突變,增加癌癥發病率。
2、引發低鎂血癥
低鎂血癥一般表現為惡心、厭食、精神緊張等,嚴重時可有癲癇樣發作。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300mg~400mg鎂,鎂最初在小腸內吸收,經過腎臟重吸收和排泄,正常人體內鎂元素的數值取決于腸胃和腎的吸收與腎的排泄平衡,如果攝入量不足或者代謝過程中丟失量過大都會直接導致低鎂血癥。
3、引起缺血性心臟疾病
鎂主要作用于周圍血管系統引起血管擴張,對心臟具有調節作用,大量缺鎂會影響心肌供血,導致心律失常,引發心絞痛,增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4、引起膽結石、腎結石
鎂能夠調節細胞外離子流,具有保鉀及拮抗鈣的作用,防止肝、膽、腎等身體內的結石形成,以及減少軟組織的鈣化機會,因此缺鎂可能會引發膽結石、腎結石。
5、引起腦血管疾病
鎂元素對維持血管和神經的正常運行極為重要,缺鎂會導致腦部血管收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引發偏頭痛、腦中風等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