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家教你放心吃小龍蝦
小龍蝦雖然有不少健康隱患,但是很多人對這美味還是難以舍棄。上海華東醫院主任營養師陳霞飛介紹,小龍蝦的營養還是值得肯定的。其最主要營養是蛋白質,含量要高于大多數魚蝦;脂肪含量卻很低。小龍蝦還富含鈣、鈉等礦物質。
對于如何吃到放心的“麻小”,專家們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盡量選擇信譽好的大型飯店,少去大排檔、小餐館等衛生狀況無法保障的地方吃小龍蝦。
第二,不論是在家還是餐廳,吃小龍蝦時都要格外注意衛生。在家吃小龍蝦,買回后,要先用清水沖洗干凈,最好在水中放養一兩天。烹調前,要先去頭。再用刷子刷洗蝦殼。此外,小龍蝦一定要煮熟,一般應用中火煮30分鐘。
第三,在餐廳就餐,如看到特別鮮亮,但蝦鉗較少的小龍蝦,使用“洗蝦粉”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應慎食。
吃小龍蝦前,首先看小龍蝦的外殼,如果表面顏色很深,并且發暗,說明蝦的質量不好。其次看小龍蝦的腹部,如果有發黑發暗或者有油泥也不要食用。最后扒開蝦頭部分,如果里面是黑的,說明烹調前蝦就死了,不建議食用。
第四,小龍蝦去了頭吃。由于小龍蝦生長環境污濁,吃小龍蝦確實存在一些衛生隱患。
它的體內易積聚有害物質,特別是頭部很容易吸附重金屬和細菌。因此,吃小龍蝦可能引起過敏和急性腸胃炎,龍蝦的頭頸有導致肺吸蟲病的危險。
第五,除了要去掉蝦頭和蝦殼外,吃小龍蝦時還要除去蝦線。這是因為,蝦線里面裝的是糞便,烹飪溫度和時間達不到要求可能藏有病菌。
具體做法是,把小龍蝦的頭去掉后,剝開蝦背殼,將蝦肉中間的一條從頭部延伸到尾部的細線去除,這條細線有的呈黑色,有的呈白色。
最后,溫馨提醒,小龍蝦雖然美味,但每周食用最好別超過兩次。
2、吃醉蝦,小心感染寄生蟲
在福建、江浙等東南沿海省份,流行一種叫“醉蝦”的美食,就是把小活蝦泡入酒中,使之變“醉”。
做法:先把調料放入玻璃器皿中,然后放入活蝦,最后倒入黃酒將其淹沒,加蓋數分鐘后即可食用。這樣既可以嘗到蝦的鮮香,同時可以品到酒的清冽。
但需要注意的是醉蝦雖然美味,但接近于生吃,所以存在一定的隱患。
以前的海水、河水水質好,污染少,安全性相對高一些。但現在污染嚴重,很多寄生蟲和細菌就會附著在蝦體上。如果不經高溫蒸煮,就算用高度白酒、辣椒等充分腌制,也很難殺死寄生蟲和細菌。
少量食用醉蝦,胃酸可將寄生蟲和細菌殺死;而食用過多或長期食用,可能導致寄生蟲感染,尤其是肝臟和大腦比較常見。輕度感染者可無明顯癥狀,或僅有食欲不振、進食后上腹脹痛等消化道癥狀;慢性重復感染的重癥病人上消化道癥狀明顯加重。
寄生蟲進入肝內會損害肝組織,甚至誘發肝硬化和門靜脈高壓,表現為肝脾腫大、腹水、黃疸、貧血、消瘦和浮腫;進入腦內可能出現頭痛、頭暈等癥狀。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必須及時就醫。
3、啤酒+龍蝦,當心痛風找上你
如今正是吃小龍蝦的時節,這時的龍蝦各個蝦黃肥滿,嘌呤含量最高,如果短時間內食用過多,加上豪飲啤酒,很容易引起痛風急性發作。
痛風的發病原因與遺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許多因素有關,但它的急性發作常常與大吃大喝有關。無節制地飲食可使血尿酸濃度迅速達到高峰,導致痛風出現隨時發作的風險。
控制高嘌呤的食物攝入,尤其防止短期內迅速聚積,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調節飲食構成是預防痛風發作的非常重要環節。一般飲食分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類。我們應該了解食物中嘌呤的大致含量,做到心中有數。
①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大于150毫克以上的為高嘌呤類,主要有豆苗、黃豆芽、蘆筍、香菇、鱈魚、海鰻、動物肝臟、蚌蛤、干貝、帶魚、鏈魚、雞湯等。
②每100克食物中含50毫克~150毫克嘌呤為中嘌呤類,主要有肉類、魚、蝦、螃蟹,豆類以及筍干等。
③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小于50毫克的為低嘌呤類,主要有五谷類、蛋類、奶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和油脂等。
不僅是痛風患者,普通人也應少吃中嘌吟食物,不吃高嘌呤食物。這樣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而不至于產生尿酸鹽結晶,從而使關節組織免受損傷。
4、小龍蝦如何挑選
1、應挑選小龍蝦背部紅亮干凈、腹部絨毛白凈整潔者,這說明小龍蝦是在干凈水域養殖的。
2、觸摸小龍蝦的殼,如果像人體的指甲一樣有彈性,則說明是剛剛長大的龍蝦,這種龍蝦干凈而健康。
3、優質龍蝦蝦頭與軀干的接縫處較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