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身癥狀
有發熱(由壞死物質吸收所引起)、出汗、全身乏力、心動過速,一般在疼痛發生后24~48小時出現,程度與梗死范圍常呈正相關。
2、?心律失常
見于75%~95%的病人,多發生在起病1~2周內,而以24h內最多見,可伴乏力、頭暈、昏厥等癥狀。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縮,成對出現或呈短陣室速,多源性或"RonT",常為心室顫動先兆。特別是持續性室速,這常是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形成室壁瘤、心室瘢痕、心功能不全所致,也是心臟性猝死的根源之一。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多伴發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常見原因是右冠狀動脈病變。
3、?疼痛
是最早出現的癥狀,多發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質等與不穩定型心絞痛基本相同。疼痛劇烈,持續時間長,病人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少數病人無疼痛,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誤認為急性胃腸炎、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癥;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下頜、頸部、背部上方,被誤認為牙痛、骨關節痛等。
4、?胃腸道癥狀
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多見于下壁心梗,與迷走神經受壞死心肌刺激和心排出量降低、組織灌流不足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