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育鍛煉可成抗抑郁輔助療法
通常,臨床醫生都會采用咨詢服務或使用抗抑郁藥、抗焦慮藥來控制患者的抑郁或焦慮癥狀。最新的研究主要將體育鍛煉作為一種替代療法或補充療法。與普通人群(7.2%和10.2%)相比,嚴重肥胖的成年人患抑郁癥(13.3%)和焦慮癥(19.6%)的風險要高出兩倍。研究負責人溫迪博士解釋了在手術前治療這些癥狀的重要性,因為術前抑郁和焦慮會增加術后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風險,也會對手術減肥的長期效果產生消極影響。
2、減肥手術后病人運動健康實驗
作為對減肥手術的縱向評估(評估減肥手術的風險和益處的觀察性研究),溫迪和同事們在受試者的踝關節處綁了一個小小的電子設備,用來評估受試者在減肥手術一周前的運動情況。同時對受試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抑郁癥狀和精神、情感問題(包括抑郁和焦慮)的治療情況進行評估。
3、堅持運動可大大降低減肥術后病人抑郁風險
溫迪說:“此研究的另一個目的是確定能夠影響心理健康狀況的身體活動閾值。我們吃驚地發現,這個閾值非常低。”一周一小時的中等強度鍛煉或一天8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就會使嚴重肥胖患者出現抑郁或焦慮的幾率降低92%。同樣的,每天走4750步就會使抑郁或焦慮的風險降低81%。溫迪說:“對于這類人群,只要改變久坐的習慣就可以保證心理健康。”由于這是一項斷面性與觀察性的研究,即患者的日常鍛煉情況和抑郁癥狀是同時測量的,因此它不能證明患者的身體活動會影響心理健康狀況
4、目前減肥者抑郁癥治療還需優化
此研究包含了850名成年人,他們來自美國十家不同的醫院,并且在2006年到2009年間都接受過減肥手術。溫迪說:“大約有1/3的受試者出現抑郁癥狀,其中2/5的人接受藥物治療或咨詢治療。那些接受治療的人更容易出現大腦功能減弱或抑郁,這表明患者需要更好的治療方式。”只有中等強度的鍛煉才會讓體育運動和這些結果之間的聯系最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