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吃多餐注意營養
孕期營養講究均衡多樣,食材的顏色也易豐富,這樣有助于營養的多方面攝取。孕媽媽每日攝入的總量逐漸增多,并由原來的每天三餐,變成了每天四五餐。孕早期三個月,主要補充些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如新鮮的水果蔬菜和葉酸含量比較高的動物肝臟都是不錯的選擇。過了三個月,胎兒所需營養增多,孕婦的胃口不適感逐步消失,食量逐漸增大,此時的營養盡量呈現多樣化。
2、掌握孕期飲食規律
孕早期:在懷孕前三個月,由于孕婦食欲較差,飲食宜清淡。在妊娠反應不嚴重時要盡量多吃些主食、水果和酸奶等。可以補充孕婦專用的營養素,但沒必要吃任何補品;
孕中期:懷孕4-6月時開始增加食量,此時孕婦每天需要增加的蛋白質和能量分別是15克和200千卡,大約只相當于1個雞蛋半斤低脂牛奶(約14克蛋白質,200千卡);
孕晚期:懷孕7-9個月的孕婦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質20克,能量200千卡,蛋白質的量大約相當于1兩瘦牛肉、半斤低脂牛奶、1兩豆腐(約22克蛋白質,210千卡)。
3、樹立正確的觀念
長輩常勸“多吃點,你不吃孩子還要吃!”,其實,這種“吃東西為孩子”觀念是錯誤的。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胎兒的營養是夠的(除非胎本身有功能問題),舊時代營養條件差,女人生得越多越容易駝背,胎兒卻是健康的。所以,只要孕婦營養不是極度貧乏,對胎兒的影響都有限準媽媽們首先該樹立一個觀念:別總擔心胎兒不夠營養,而應考慮自身健康問題。
4、每餐僅吃八分飽
在懷孕頭三個月飲食不需要刻意改變,有時食欲不佳,就稍微減少些食量,每餐僅吃八分飽即可。在菜肴烹飪時多變些花樣,或做些清淡食物來刺激食欲。當孕婦媽胃口極差時,也不必勉強盡量多吃。多吃反而會使身體消受不了,也影響營養的吸收,并且頭三個月胎兒所需營養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