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報告單,你會看嗎?
你先去驗個血常規吧,好了拿報告給我看,你是否經常會因身體不適去醫院就診,醫生拿這句話對你說?拿到報告,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數字,箭頭符號,是不是像在看天書?給醫生一看,他就能一下子指出問題所在?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血常規報告單上的數值都表達了什么意思,學會后我們也能當個小醫生自己來總結結果。
1. 紅細胞計數:顯而易見,紅細胞計數如果偏低,下降,表示此人有可能出現貧血、失血的現象,這一下降一般好發于女士身上。而關于紅細胞計數,從正常人角度來看,高原上的人們遠比平原的人們要高,這是人體對空氣稀薄這一特征的適應,如果未處于空氣稀薄的地方,紅細胞計數高于正常值,不得不考慮有先天性心臟病,脫水等可能。
3. 血小板計數:血小板計數跟人的凝血功能有關,就像我們驗完血常規需要用棉棒按住針口一段時間,這時候血小板的差異就表現在傷口恢復的快慢上。如果血小板有明顯的下降,低于正常值,則要結合自身的身體狀況考慮,是否有可能出現消化道的出血現象,因為有出現,血小板才會起作用的,幫助凝血。
當然,除了一般的血常規,肝腎檢查,C反應蛋白檢查,血沉檢查,都能幫助醫生輔助診斷疾病,做相應治療。通過以上解釋,我們在拿到血常規報告單后可以自己來粗判斷,但是,要知道,人體是一個復雜的個體,一般都需要多項指標聯合起來,才能確診。因此,在醫院就診時,醫生二話不說讓你去驗血常規時,不要排斥,不要怨恨,醫生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只能夠通過這些輔助檢查來幫助他們確診病情。
溫馨提示:
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