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粥療法的注意事項,學會了不吃虧
藥粥是最常見的藥膳療法,從配料、煮制,到服食,工序簡單,但要圓滿完成各種工序要求,達到預期療效的目的,就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煮制藥粥的注意事項:
(1)注意加水量:煮制藥粥時,應掌握好加水量。如果加水太少,煮粥不會煮熟,還會影響藥物的作用。如果加水太多,病人無法全部喝下,而且影響口感。用水的多少,也是一個技術問題,最好是讓會煮粥的人幫忙。
(2)注意火候:煮藥粥與煎中藥有共同之處,都應掌握一定的火候,才能使煮制出來的藥粥不干,不稀,口感好。藥效好。一般都是大火燒開,慢火煮制,要注意外溢,注意糊鍋。
(3)注意時間:藥粥中的藥物部分,有的可以久煮,有的不可以久煮。有久煮方能煎出藥效的,也有的煮久反而降低藥效的,因此,把握好煎煮粥的時間亦極為重要。煎粥時間常是根據藥物的性質和功用來確定的,一般來說,滋補類藥物及質地堅硬厚實的藥物,煎煮時間宜長,解表發汗類藥物及花葉質輕、芳香的藥物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藥效。
2)選擇熬煮容器的注意事項:
能夠倛煮粥的容器有砂鍋、搪瓷鍋、鐵鍋、鋁制鍋等。依照中醫的傳統習慣,最好選用砂鍋。為使藥粥中的中藥成分充分析出,避免因用金屬(鐵、鋁制鍋)鍋煎熬所引起的一些不良化學反應,所以,用砂鍋煎煮最為合適。新用的砂鍋要用米湯水浸煮后再使用,防止煮藥粥時有外滲現象。剛煮好后的熱粥鍋,不能放置冰冷處,以免砂鍋破裂。倘若一時沒有砂鍋,也可用搪瓷鍋代替使用。
3)選擇藥物的注意事項:
藥粥中所施的中藥,應按中醫的傳統要求,進行合理的加工炮制,同時還要注意藥物與男物物與食物之間的配伍禁忌,使它們之間的作用相互補充,協調一致,不致于出現差錯或影響效果。要注意掌握所用藥物的配伍禁忌。
4)選擇食物的注意事項:
供煮粥的食物主要是米谷類:粳米、糯米、粟米、秫米、小麥、大麥、蕎麥、玉米、番薯。還有豆類,如黑豆、黃豆、綠豆、豌豆、蠶豆、扁豆、赤小豆、刀豆。肉類有羊肉、羊腎、雀肉、鯉魚、蝦、鴨肉、雞肉、鴨蛋、雞蛋、豬肝、豬肚等。這些食物都有不同的屬性和作用。因此,應辨證、辨病的進行食物的選用,同時要注意食物、食物與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按照傳統的習慣,有些食物不能合用,如雞肉忌糯米、芥末,豬肉忌蕎麥、黃豆等等。這些雖然沒有充分的道理,但是民間長期流傳的一些忌諱,仍宜慎重為宜。
5)病人忌口的注意事項
忌口是中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個內容,具有一定的臨場經驗,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比如:熬制人參的藥膳,就要忌口蘿卜。因為蘿卜會影響人參的利用價值。
溫馨提示:
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