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老人道出了長壽的秘訣,竟然只有12個字
長壽不是人人都有,但卻是人人都想得到的。許多人想盡辦法,最終仍然不得法,沒有獲得長壽,其實長壽并不難,難得是堅持,一位我今年96歲了的老人道出了長壽秘訣,總結為“養生四秘笈”,竟然只有12個字:不生氣、裝糊涂、勤折騰、拾童心。短短的12個字,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并不復雜。
秘訣之一:不生氣。
“氣大傷身”是中醫治療疾病常說的一句話。在老人的臥室里,懸裱著一副字畫:氣大傷身。生活中,老人從不斤斤計較,整天笑容滿面,心胸豁達。遇到一些生氣的事,老人家就通過“換位思考”來開導自己、安慰自己,最多自己給自己發發牢騷,時間長了,他自己就養成了待人處事好習慣,這不僅為老人贏得了“好人緣”,也給老人帶來了好心情,哈哈,真是一舉多得啊!俗話說,鍋勺哪有不碰鍋沿的。左鄰右舍在一起住著,哪能總也不生氣?遇到生氣的事,需要巧妙地化解開。這才是秘訣的關鍵,別人不生氣,自己也就不生氣。
秘訣之二:裝糊涂?,F實生活哪能躲開鍋碗瓢盆這些零碎瑣事?進入晚年后,老人對此的態度是:裝糊涂。雞毛蒜皮的小事,裝作沒看見;晚輩的瑣碎家事、生活小事,老人遵循“兒孫自有兒孫福”的古訓,從不干涉,且由他們自己去做主、打理;親友之間的糾糾葛葛,拿到老人這里來“評判”,老人也多半遵循“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古語,裝聾作啞,含糊其辭。家事、瑣事、扯皮事,全不入耳、不入眼,使老人心無牽掛,思想、心情不受外界干擾,因此就活得清閑自在,快樂無憂。
秘訣之三:勤折騰。所說的“折騰”是指平時多動手、常運動勤動腦。老人雖然上了年紀,卻從不以“佘太君”自居,每天不是澆菜就是喂雞,不是竄門嘮家常,就是到公園的長椅上去看報、壓腿。老人認為:“人閑即老”,不管歲數多大,只要還能下地行走,就要參加鍛煉。不但早晚在小區內慢跑、散步,還于三年前參加了社區老年秧歌隊,經常和那些老姐妹們一起扭秧歌、排節目。前不久,還報名參加了老干部大學舉辦的電腦班、外語班的學習。雖然天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忙得“腳打后腦勺”,但老人自己覺得忙得特充實,忙得有滋味,“一忙退萬病,一閑病纏身”啊!
秘訣之四:拾童心。雖說老人歲數大了,但人老心不老,童心未丟,甚至可以說是越老童心越盛!老人平日里養花、溜鳥、摸貓、逗狗,興趣多多,還把咿呀學語的孫輩們抱到家中。
確實,老人不僅收獲了快樂,也使自己染上了天真、無邪的顏色,人也越活越年輕了!老人自己買回個“不倒娃娃”,小東西放在寫字臺上,一碰就搖搖晃晃地大笑不止,每玩一次老人家都會開心大笑!真是難得開心呀。
溫馨提示:
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