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型腳氣一般是指糜爛型足癬,通常并沒有糜爛型足癬要警惕哪四種病的說法,糜爛型足癬可能是輕度潮濕環境、真菌感染、免疫低下誘發、間接接觸傳播、長期穿不透氣鞋等原因引起的,建議患者明確病因,根據病因針對性治療。
1、輕度潮濕環境
腳部長時間處于潮濕環境,如穿濕鞋襪、游泳后未及時干燥,腳趾間皮膚浸漬發白,輕微瘙癢,平時要保持腳部干燥,穿著舒適透氣的鞋襪。
2、真菌感染
如果足部受到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真菌感染,可能會使腳趾間出現紅斑、糜爛的癥狀,并伴隨著輕微疼痛、瘙癢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藥物治療,可以起到抗真菌的作用。
3、免疫低下誘發
如果免疫功能低下,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可能會導致足部腳趾間糜爛面積擴大,瘙癢劇烈,并伴隨著惡臭。可以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濕敷,起到殺菌的作用。
4、間接接觸傳播
如果經常使用公用拖鞋、浴巾等物品,容易導致間接接觸感染,使腳趾間糜爛、滲液、發紅等,建議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與他人共用生活用品。
5、長期穿不透氣鞋
如果長期穿密不透氣的鞋子,使腳部潮濕容易滋生真菌,也可能會出現糜爛型足癬,通常會出現疼痛、劇烈瘙癢等癥狀,患者可以使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聯苯芐唑乳膏、伊曲康唑膠囊等藥物治療,有助于病情恢復。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還要保持腳部干燥清潔,每天用溫水和肥皂清洗腳部,尤其是腳趾間,還有穿著透氣的鞋子和襪子,避免腳部長時間處于潮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