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髓炎并發癥
1.貧血、低蛋白血癥: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病程遷延,長期反復急性發作,低熱和竇道內膿性分泌物的排出,對全身將產生慢性消耗性損害。貧血和低蛋白血癥是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常見并發癥。這些并發癥的存在,進不步降低了全身及局部的抗病能力。對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更增添了不利因素,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中糾正貧血及治療低蛋白癥甚為重要。
2.全身性淀粉樣變:
淀粉樣變是病理學上組織變性的一種,分
全身性與局限性兩種。全身性淀粉樣變并發于象慢性化膿性骨髓炎這樣的長期反復化膿性炎癥。病理學表現為全身臟器的細胞間隙、血管基底膜上淀粉樣物質的沉積。沉積物實際上是一種蛋白類物質,但具有遇碘變藍的性質。病變的臟器常發生嚴重的功能損害。
3.骨不連:
病理骨折發生后未進行及時正確的治療,可發生骨不連。另外,在骨包殼尚未完全形成之前進行手術治療,摘除大塊死骨,亦可造成骨缺損或骨不連。由于局部血循環差,病骨的破壞仍在繼續進行,這種骨折愈合十分困難,日久將形成假關節,使整個治療更加復雜和困難。假關節分兩種,一種為接觸型,另一種為大塊骨缺損型,后者治療更為困難.
4.化膿性關節炎:
干骺端化膿性骨髓炎,膿腫可通過兩個途徑進入關節腔合并化膿性關節炎。一是通過骺板血管交通支,膿腫穿破關節軟骨直接進入關節,形成化膿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