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肝硬化的常見病因為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蟲病、藥物性中毒或化學毒物、膽汁淤積性、遺傳代謝性缺陷等。歐美國家以酒精性中毒為主要原因,約占65%。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易引起酒精性肝硬化,引起不可逆肝硬化女性需要的每天最低酒量少,持續時間短。我國以病毒性肝炎為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與肝硬化的關系密切。20世紀70年代后血吸蟲病肝硬化已少見。心源性、膽汁性、自身免疫性、先天性代謝缺陷性肝硬化在我國十分罕見。
二、發病機制:
1.肝硬化對妊娠及分娩的影響 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蟲病、藥物或化學中毒等是肝硬化的常見病因。代償性肝硬化妊娠結局良好,失代償性肝硬化可引起代謝障礙,對妊娠及胎兒均有不良影響,文獻報道肝硬化患者流產率為8%~13.7%,早產率為15%~20%,圍生兒死亡率為17.9%~18.2%,均較正常妊娠增加。在存活的嬰兒中,未見先天性肝硬化報道,但低體重兒和胎兒窘迫發生率增高。
妊娠合并肝硬化使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病率增高,文獻報道可達81.8%。可能與肝硬化患者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力增加、低蛋白血癥、雌激素代謝障礙和缺氧有關,可使病情進一步惡化。肝硬化合并腹水、低蛋白、子宮肌纖維水腫等,臨產后易導致宮縮乏力,產程停滯。由于凝血機制障礙、凝血因子缺乏可引起產后出血。而肝硬化病人貧血、低蛋白等使機體免疫力下降,易發生產后感染。孕產婦合并肝硬化死亡原因主要有消化道出血、產后出血和肝性腦病。文獻報道,產婦病死率可達10.34%。
2.妊娠對肝硬化的影響 妊娠是否對肝硬化有影響,學者們意見不一。部分學者認為,妊娠對肝硬化無不良影響,肝臟代償功能好者,可正常妊娠分娩。但是大多數觀點則認為妊娠加重肝臟負擔,更易產生腹水,使肝硬化的病情惡化。另外,肝硬化病人多伴有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妊娠期血容量增加,門靜脈系統過度充盈,妊娠子宮增大,腹內壓增高,可加重食管靜脈擴張,加之分娩期第2產程孕婦用力屏氣等因素,均可使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發生大出血,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