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甲狀腺功能減低使患者發生黏液性水腫或呆小病,常合并輕度貧血。甲狀腺功能減低產生原因有兩種,一為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多為慢性亞急性甲狀腺炎引起,為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導致甲狀腺體萎縮、纖維化,喪失功能。二為治療后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見于因甲狀腺功能亢進用藥物、放射性核素治療或外科手術切除術后。
二、發病機制
1.甲狀腺素分泌減少能部分影響鐵吸收。
2.甲狀腺素減少導致造血組織代謝率降低、血漿和紅細胞內鐵更新率減低、組織耗氧量下降導致EPO分泌減少有關。此外,甲狀腺激素有直接刺激血細胞生成作用,這一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腎上腺素能神經系統來完成。在EPO存在條件下刺激腎上腺素能神經可刺激紅系造血祖細胞造血。
3.有人報道甲狀腺功能減低者可致惡性貧血發生率增加,并認為與其自身免疫功能造成胃黏膜萎縮,內因子缺乏有關。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自身免疫性內分泌病常累及多個內分泌腺體和器官,如甲狀腺、腎上腺、胃壁細胞、甲狀旁腺,血中存在多種抗自身抗體,少數人可有抗自身紅細胞抗體,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