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常見于累及心房的器質性心臟病,例如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部感染、肺氣腫、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臟手術后、洋地黃中毒及全身感染等。個別病例可見于無器質性心臟病者,很少見于正常人。出現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者提示心房肌有一定的損害。但一般對血流動力學無明顯影響,也不易發展為心房顫動。
二、發病機制
是由于心房內異位起搏點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其自律性顯著增高,當其頻率超過竇性心律時和(或)竇房結的自律性降低時,根據自律性優勢控制規律則發生加速性逸搏心律,其頻率一般在60~140次/min,很少超過140次/min。由于其頻率接近竇性心律的頻率,所以兩者常易發生競爭,時而為竇性心律,時而為加速性逸搏心律,可形成房室分離、房性融合波。當竇性頻率與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的頻率相等時,心房可由竇房結控制。心室由房性異位搏動點控制。此現象如系暫時出現則稱暫時的同步現象,如系持久出現則稱持久的同步現象。此時亦形成等率性房室分離。上述現象亦存在于加速的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和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中。
加速性房性逸搏心律是介于逸搏心律與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之間的一種主動性異位心律失常,屬于病理性。而逸搏和逸搏心律是被動性心律失常,屬于生理性保護機制。兩者的性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