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胸膜腔是臟-壁層胸膜間的一個閉合的腔,由于肺的彈性回縮力,它是一負壓腔[-0.29~0.49kPa(-3.5cmH2O)],當某種誘因引起肺泡內壓急劇升高時,病損的肺-胸膜發生破裂,胸膜腔與大氣相通,氣流便流入胸腔而形成自發性氣胸,老年自發性氣胸大都是繼發性的,由于部分病人的肺組織已與壁層胸膜粘連,氣胸形成時肺組織破裂瘺孔或細支氣管胸膜瘺孔不能隨肺壓縮而閉合,致使瘺孔持續開放,胸腔壓力接近于零,而成為“開放性氣胸”;部分病人因支氣管狹窄,半阻塞而形成活瓣樣,以致吸氣時空氣進入胸腔,呼氣時仍稽留于此,胸腔壓力可超過1.96kPa(20cmH2O),成為“張力性氣胸”;由于上述原因,老年氣胸常難以愈合,再發氣胸,局限性氣胸比較多見,而單純的閉合型氣胸反而較少。
二、發病機制
氣胸除外傷或診治用于人工氣胸外,均稱為自發性氣胸,自發性氣胸大多數由于胸膜下氣腫泡破裂引起,也見于胸膜下病灶或空洞潰破,胸膜粘連帶撕裂等原因,胸膜下氣腫泡可為先天性,也可為后天性;前者系先天性彈力纖維發育不良,肺泡壁彈性減退,擴張后形成肺大泡,多見于瘦長型男性,肺部X線檢查無明顯疾病,后者較常見于阻塞性肺氣腫或炎癥后纖維病灶的基礎上,細支氣管半阻塞,扭曲,產生活瓣機制而形成氣腫泡,脹大的氣腫泡因營養,循環障礙而退行變性,以致在咳嗽或肺內壓增高時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