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目前尚無相關資料報道。
二、發病機制
腫瘤組織為成熟的脂肪組織構成,通常起源于心外膜或心包的脂肪,外包以纖維及少許心肌組織,并含有周圍結締組織成分,瘤體大小不一,對心臟的影響亦存在差異。一般瘤體較小,病人很少出現癥狀。瘤體較大壓迫心臟,產生相應的癥狀。 但心肌內的脂肪瘤通常較小且有完整的包膜,偶爾也有生長于二尖瓣或三尖瓣上。顯微鏡下由成熟的脂肪細胞組成。
脂肪瘤均有完整的包膜,瘤體主要由成熟脂肪組織構成,發生在心肌內者體積均小,邊界不規則,但具有明顯的包膜;發生在心包膜和心包腔者均呈結節狀,直徑可達10cm或更大,切面與成熟脂肪或機體其他部位的脂肪瘤相同。鏡下瘤體主要由成熟脂肪小葉組成,其間具有不同量的纖維組織、黏液組織和血管,這些結構與發生于軟組織中的脂肪瘤者相同,偶爾也可見到少量胚性脂肪細胞。當腫瘤發生在心肌內時,也可見到不同數量的心肌細胞陷入瘤體內,不應誤診為心臟橫紋肌瘤,也見不到“蜘蛛細胞”。有的病例腫瘤可呈多發性并伴有結節性硬化癥,或心臟和內臟同時出現脂肪瘤并也伴有結節性硬化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