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縱隔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如白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其他是革蘭陰性腸桿菌,如腸產氣桿菌、產堿桿菌和變形桿菌、莢膜桿菌、綠膿桿菌。近年來由于常規采用廣譜抗生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已少見,膿液細菌培養常為陰性。在慢性感染病例中常找到霉菌,如白色念珠菌。
不同原因造成食管、氣管及支氣管破裂可引起化膿性縱隔感染。
(1)急性上縱隔感染,多由于頸部或胸部食管損傷引起;例如食管鏡檢查,造成醫源性器械損傷,食管異物穿通侵蝕食管壁等。以往的硬質金屬管鏡檢查比較容易產生這種穿孔。
(2)食管手術后引起之胸內食管胃吻合口瘺,亦是急性縱隔感染常見的原因,不過這種炎癥多迅速擴散至胸腔內,覆蓋了急性縱隔感染問題。劇烈嘔吐誘發之自發性食管破裂,則主要產生致死性縱隔感染。
(3)經氣管前間隙、咽周間隙、椎前間隙向下蔓延可造成上縱隔感染。因為頸部表淺,便于引流用抗生素也易于控制,所以由頸部蜂窩織炎、急性淋巴結炎進展為急性上縱隔感染也是一種產生縱隔感染的原因。胸內化膿性病變,例如膿胸、鄰近縱隔的肺化膿癥,偶爾也可以直接播散達縱隔內。由急性化膿性心包炎和腹膜后區之感染上行引起之縱隔感染者極為罕見。在心臟手術,特別是正中切口病例,術后需作氣管切開的病人中,由于手術中分離了胸骨上窩,使得氣管切口和胸骨后間隙相通,使一些氣管內分泌物流入縱隔造成縱隔的感染。在臨床上常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