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長結腸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有作者檢查3例乙狀結腸冗長癥病兒的腸壁神經節細胞,其中2例正常,1例減少。乙狀結腸冗長所致慢性便秘,可能有2個原因:一為原發(HDAD);一為續發(單純冗長)。乙狀結腸冗長癥的病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二、發病機制
Kusi(1967)動態觀察千余例慢性便秘及經常腹痛的病兒,發現25%為乙狀結腸冗長;Trofimova(1968)檢查千余例慢性便秘病兒,30%~40%為乙狀結腸冗長。同樣有乙狀結腸冗長,為什么有的是完全健康小兒,有的為慢性便秘病兒?Lyonyushkin認為,乙狀結腸冗長不僅是產生臨床癥狀的病理基礎,也屬于正常變異,即沒有臨床癥狀。
Klimanov(1973)研究乙狀結腸冗長段的組織學發現,腸壁肌纖維變性伴結締組織水腫,在肌纖維肥厚的基礎上,淋巴細胞浸潤,腸黏膜萎縮,淋巴間隙變寬。神經叢沒有變化,但神經節細胞數量減少,細胞核皺縮、空泡化。電鏡下見乙狀結腸遠端的神經突觸改變屬于原發性病變。上述變化很符合先天性巨結腸同源病(HAD)的病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