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剖宮產瘢痕妊娠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①絨毛種植在瘢痕處不斷向宮腔發展,有時可持續至成活兒出生。
?、诮q毛種植在瘢痕凹陷處并不斷向宮壁發展,可能在妊娠早期即引起子宮穿孔、破裂、出血,如未及時處理可有致命大出血的危險。
子宮瘢痕妊娠的發生率據文獻報道在1/1800~1/2226之間,曾經做過剖宮產者再次妊娠的發生機會為0.13%,發生機率本來很小,但由于以下2個原因,使這個病的發生和發現越來越多。
其一:
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孕婦的剖宮產率目前仍然比較高,而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孕產婦基數比較大,剖宮產做得多,在子宮上有一瘢痕的生育女性就自然多了。除此之外,反復的人流、宮腔鏡等宮腔操作,子宮肌瘤挖除術、“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都可能讓子宮不同程度地受傷,這也會形成子宮內的瘢痕。宮內留有瘢痕的女性越來越多,她們再次懷孕后,胚胎正好長在子宮瘢痕上的機會也會增加。
其二:
現代的診斷手段提高,例如經陰道超聲、腔內彩超、核磁共振等,都使得瘢痕處妊娠的發現增加。
(二)發病機制
可能是由于剖宮產術可破壞子宮壁,使子宮肌層的連續性中斷,可能會形成通向宮腔的竇道,當再次妊娠時,孕卵種植于該竇道中,形成瘢痕妊娠。
由于剖宮產術后切口的愈合是通過膠原纖維和纖維蛋白束構成,然后肌細胞再生,同時伴血管再生。若孕卵或胎盤種植于此處,該處血運豐富,在流產時因此處肌層極其薄弱不能有效收縮閉合斷裂血管起止血作用,故可發生陰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