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細胞動脈炎和風濕性多肌痛檢查
血液學檢查:PMR和GCA最顯著的實驗室改變是急性期反應物血沉(ESR)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顯著升高。血沉通常>50mm/h,甚至超過100mm/h。CRP在PMR發病幾小時內升高,血沉正常的患者CRP也會升高,有效治療后CRP一般在1周內降至正常,而ESR下降緩慢,需1~2個月或更長時間。ESR和CRP升高常預示病情反復。如果PMR和GCA的其他臨床特點、病理特征較典型,即使ESR正常也不能除外診斷。
約50%的PMR患者可以出現正細胞、正色素的貧血以及血小板減低,此與炎癥的程度相關,而GCA的上述指標可以正常。在PMR和GCA中,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以及其他的自身抗體較正常同齡人滴度要高。補體水平正常,無冷球蛋白以及單克隆球蛋白升高。
約1/3的患者肝功能,尤其是堿性磷酸酶可以升高,在GCA中較單純的PMR常見。肌酶(肌酸激酶、醛縮酶)在PMR和GCA中都正常。血清淀粉樣蛋白A水平升高是反應PMR病情活動的指標,如其水平居高不下或是下降后又升高,則提示病情活動或反復。因此血清淀粉樣蛋白A測定對指導臨床糖皮質激素的用藥有一定的價值。
1.影像學檢查
彩色二維超聲逐漸用于GCA的診斷。彩色多普勒顯示約22%~30%的顳動脈管腔低回聲暈輪征(halo sign),經活檢證實為GCA。低回聲暈輪征代表血管壁水腫,在GCA中的診斷意義較大,敏感性可達73%~86%,特異性為78%~100%,經激素治療后低回聲可以消失。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的超聲檢查對診斷有幫助,且可以發現有無動脈瘤形成。
在GCA中,顳動脈的動脈造影對診斷意義不大,也不能確定顳動脈的活檢部位。雖然PMR無特征的影像學改變,但X線檢查、放射性核素掃描、MRI以及超聲檢查對于確定PMR的關節受累仍有一定的價值。
2.其他檢查
(1)肌電圖和肌活檢:
肌電圖檢查多無異常發現,對PMR無診斷意義。PMR的肌肉活檢標本組織學無特征性改變,肌肉廢用時可見非特異的Ⅱ型肌纖維萎縮。滑液以及滑膜檢查可見滑液的白細胞計數位于1×109~8×109/L,以單核細胞為主。滑膜活檢可見輕度的滑膜細胞增生,伴有輕微的淋巴細胞浸潤。上述檢查意義不大,臨床很少進行。
(2)顳動脈活檢:
如果PMR患者具有提示為GCA的癥狀和體征,或者對每天15mg的潑尼松無反應,則應考慮行顳動脈活檢。此外,如果一個老年患者具有不明原因的發熱,伴有ESR增高,感染和腫瘤檢測都不能解釋時也應行顳動脈活檢。顳動脈活檢陽性即可診斷,對GCA的特異性為100%。
臨床研究顯示,顳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的PMR患者,即使缺乏其他的局部癥狀,其顳動脈活檢的陽性率也較高。出現非特異性的頭痛時行活檢也有較高的陽性率。顳動脈活檢的陽性率與ESR增高的程度、視覺癥狀的出現與否、性別、年齡、發病時間長短以及PMR患者是否并發有GCA無相關性。而且,10%的具有局部顳動脈體征的PMR患者顳動脈活檢可以陰性。
為提高疑診GCA患者顳動脈活檢的陽性率,可選擇有頭痛癥狀側的顳動脈進行活檢,選取有觸痛、串珠樣改變的部位血管進行取材。動脈干以及遠端分支陽性率無顯著差異。因為GCA血管病變有時呈節段性分布,因此應切取2~3cm血管,并多段取材以提高陽性率。
另外,雙側顳動脈取材較單側陽性率高,可以提高診斷的敏感性11%~60%。如果臨床高度懷疑為GCA,一側顳動脈活檢為陰性時,應行對側顳動脈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