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
1、血象檢查 多有不同程度貧血,白細胞增加,有時呈類白血病反應,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血小板可減少。1/4病例外周血可見免疫母細胞。
2.骨髓象檢查 增生明顯活躍,免疫母細胞可占3%~46%,常有漿細胞和網狀細胞增多,嗜酸性粒細胞偏高。
免疫母細胞:大小約為15~25μm,呈卵圓形或多角形,胞漿適量,核大呈卵圓形,略偏心位,核膜厚,染色質呈細網狀,有1個大的或2~3個小核仁近核膜,有時呈雙核或多核。蘇丹黑、非特異酯酶染色陰性,PAS部分陽性。胞膜表面有IgG Fc受體及補體受體。
3.淋巴結病理檢查 必須多次做不同部位的淋巴結活檢,作為確診依據。特征性改變為:
(1)以免疫母細胞為主的免疫活性細胞增生浸潤,正常淋巴結結構破壞或消失。
(2)小血管顯著增生,以皮質旁區最顯著。
(3)嗜酸性無定型物質沉著于浸潤細胞間。
4.免疫學檢查 多數呈克隆Ig增高,部分為單株(IgG或IgM)增高,血清中可有κ和λ輕鏈。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CH50降低,γ球蛋白少數減低。
5.血液生化檢查 血沉增快,堿性磷酸酶和LDH活性增高。
6.X線檢查 可有肺部浸潤及胸腔積液。
7.B超 腹部B超可見肝、脾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