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針對病因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
1.眼底熒光血管造影 造影早期(動脈前期或動脈期)即出現熒光充盈(視網膜新生血管多半在靜脈早期顯影)。新生血管形態呈花邊狀、橢圓形、花瓣狀、斑片狀及粗大血管形態。造影過程中,隨著脈絡膜背景熒光增強,新生血管出現熒光素滲漏,互相融合,邊緣模糊不清,并向周圍滲漏。晚期所形成強熒光區可勾畫出積存腔隙的形態,造影晚期背景熒光消退后,病變處仍呈現相對強熒光,神經上皮漿液性脫離處滲漏呈淡熒光,可勾畫出病變的范圍。出血部位始終遮擋脈絡膜背景熒光。
2.生物顯微鏡檢查 可借助檢眼鏡、三面接觸鏡、Hruby鏡、間接眼底鏡、裂隙燈間接眼底鏡進行檢查。早期新生血管膜呈灰藍或淡黃斑塊,周圍多伴有環形出血。晚期新生血管膜因纖維組織增生呈灰白色,常呈圓盤狀,大小不一,周圍常有環形或不規則出血,其上視網膜水腫、或有視網膜內或下點狀或放射狀滲出,可繼發視網膜色素上皮或視網膜神經上皮漿液性或出血性脫離,也可出現色素上皮的環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