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蠟樣脂褐質沉積癥癥狀診斷
一、癥狀
本病具有隱性遺傳的特點,偶爾在成年型NCL出現顯性遺傳,但僅有大約20%的患者有家族史,14%的家族可以出現2個患病的兒童,一個家族出現3個和4個患者分別為3.2%和1.17%。
80%NCL患者的首發癥狀為癲癇、癡呆、失明或者運動障礙。20%的患者出現其他的首發癥狀,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型的NCL,如行為異常、精神病、周圍神經病、不隨意運動和共濟失調。出現非典型的NCL臨床表現可能是常見亞型的個體變異,如合并多發性周圍神經病、關節病和骨硬化病,有時很難區別是NCL的非典型表現還是兩個病的巧合。
1.嬰兒型,
CLN1 發病年齡在0~2歲,表現為幾乎完全的精神和運動功能衰竭,患者出現耐藥性癲癇發作和類似于脊髓休克的癥狀,如:腱反射減低和肌張力低下,無視網膜的累及癥狀。有的嬰兒表現為類似Rett綜合征的臨床癥狀,患者表現為智能和語言發育倒退,不伴有癲癇和視網膜變性。
2.晚期嬰兒型NCL及其變異型
(1)經典的晚期嬰兒型NCL,CLN2:發病年齡在2~4歲半,耐藥性癲癇和智力發育倒退為主要表現,而后出現肌強直、共濟失調、視力喪失和視神經萎縮,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后3年半左右臥床不起,在10~15歲死亡。除此之外這個亞型存在最多的變異型。Wisniewski變異型發病年齡在2歲半~3歲半,首發癥狀是由于小腦和錐體外系病變引起的運動異常,而后出現癡呆、肌陣攣癲癇發作,視力障礙出現在5~6歲。Edathodu變異型的發病年齡在9歲,患者主要表現為精神異常,不伴有癲癇、癡呆、運動異常和視網膜病變。
(2)芬蘭變異型NCL,CLN5:發病年齡在3~6歲,開始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運動的笨拙,而后出現表現為智能發育遲緩、視力喪失、共濟失調、肌陣攣和難治性癲癇。
(3)早期青少年型NCL,CLN6:即LINCL的非芬蘭變異型(Lake-Cavanagh病),屬于晚期嬰兒型的變異型,發病年齡在4~5歲,表現為共濟失調,而后出現視力喪失、癲癇發作和癡呆。非空泡性指紋體出現在血淋巴細胞中類似于青少年型的NCL。
3.青少年型,
CLN3 臨床表現也有明顯的差異,典型患者的發病年齡在4~10歲,視力喪失和視網膜變性為主要表現,同時伴有癲癇和輕度的精神和智力損害。青少年型NCL的變異型首先表現為學習障礙,而后出現進行性的全腦性癡呆,失明、失語,最后在12~18歲出現不能進食和不能行走。
延遲性青少年型表現為在10~20歲出現視力損害,繼而出現癲癇和癡呆。患者可以生存到40歲,病理改變表現為線樣體和指紋樣體。過去此型被作為成年型NCL進行了報道,但延遲性青少年型的遺傳和病理改變特點不同于成年型的NCL。
4.成年型,
CLN4 發病年齡在10~40歲,平均發病年齡30歲左右,可有顯性和隱性家族史。臨床以慢性、進行性病程為主,亦有急性發作或遲發性(老年期發病)發病者。主要表現為進行性的癡呆和精神行為異常,肢體無力,咽喉肌麻痹癥狀、錐體系和錐體外系癥狀,肌陣攣性癲癇出現在部分患者。
Bekovic在1988年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把成年型NCL分成2個亞型。A型出現肌陣攣性癲癇或癡呆。B型出現精神和行為異常,而后出現癡呆和運動障礙。運動障礙包括錐體系和錐體外系運動障礙,一般沒有視力減退。也可以存在不典型的臨床表現,如伴隨出現心臟癥狀、累及膠質細胞為主的腦白質營養不良。此外個別患者表現為癡呆合并肌萎縮側索硬化的癥狀。
以精神分裂癥起病的Kufs病不在少數,這些患者表現出思維混亂、情感淡漠、偏執、幻覺、行為失常、抑郁等,持續很長時間后才出現神經病學表現,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顯然對疾病的診斷具有提示意義。
5.進行性癲癇伴智能發育延遲,
CLN8 此型是一種出現在芬蘭的東北部的NCL亞型,也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此病早期正常發育,有非常拖延的病程,發病年齡在5~10歲,主要表現為癲癇大發作,而后出現進行性的智能發育延遲。癲癇在青春期以前發作頻率增加,而后發作減少,癡呆出現在癲癇發作后2~5年,持續到成年部分患者出現構音障礙和行為異常。視力的改變比較輕微或后期出現。患者的壽命比其他NCL長。
二、診斷
目前診斷此病主要依靠臨床表現、病理檢查結果和基因檢查結果。其中病理檢查發現病理性脂褐素顆粒是診斷NCL的金標準。
產前診斷NCL也主要依靠電子顯微鏡和基因技術。通過絨毛膜活檢,檢查基質血管壁幾乎可以100%地診斷嬰兒型NCL,在懷孕12周時50%的基質血管壁出現顆粒脂色素,如果檢查40個基質血管沒有發現脂色素的沉積,基本可以除外嬰兒型NCL。電子顯微鏡檢查可以單獨應用于晚期嬰兒型NCL和其芬蘭變異型的產前診斷,曲線體可以在羊膜細胞中發現,胎兒皮膚活檢也有利于診斷,晚期嬰兒型NCL的芬蘭變異型基因檢查發現CLN5的基因突變。但對青少年型NCL的電鏡檢查目前尚無一致的意見,其產前診斷主要依靠基因檢查。CNL1、CLN2、CLN3和CLN5目前均可以根據基因的異常來進行產前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