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本病多發生于青少年及兒童,男女發病比率為1.2∶1,根據其發病及臨床表現可分為3種類型。
1.全身性甲狀腺激素不應癥
垂體與周圍組織均受累,本型又可分為甲狀腺功能代償性正常型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型。
(1)代償性正常型:
多為家族性發病,少數為散發者,本型發病多較輕。家系調查多為非近親婚配,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本型患者的垂體及周圍組織對甲狀腺激素抵抗或不敏感程度較輕,甲狀腺功能狀態表現被高T3、T4代償,可維持正常的狀態,無甲亢臨床表現,智力正常,無耳聾,無骨骺愈合發育延遲,但可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及骨化中心延遲表現,其血中甲狀腺激素濃度(T3、T4、FT3、FT4)均有升高,TSH值升高或正常,TSH不受高T3及T4的抑制。
(2)甲狀腺功能減退型:
本型特點為血中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而臨床表現甲減,多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本型可表現為智力差,發育落后,可有骨成熟落后表現,有點彩樣骨骼,骨齡落后,還可有翼狀肩胛、脊柱畸形、雞胸、鳥樣顏面、舟狀顱及第四掌骨變短等異常表現。有些患者尚可發生先天性聾啞、少動、緘默及眼球震顫等異常。查體可有甲狀腺腫,血中T3、T4、FT3及FT4水平升高,TSH分泌不受T3抑制,TSH對TRH反應增強。本型甲減與呆小病及黏液性水腫表現有區別。
2.選擇性垂體對甲狀腺激素不應癥
本型特點為垂體多有受累,對甲狀腺激素不反應,而其余外周組織均不受累,可對甲狀腺激素反應正常,其臨床表現有甲亢,但TSH水平亦高于正常,而又無垂體分泌TSH瘤的存在。本型又可分為以下2型。
(1)自主型:
根據TSH對TRH及T3、T4的反應性,本型TSH升高,垂體TSH對TRH無明顯反應,高水平的T3、T4僅輕微抑制TSH分泌,地塞米松也只輕微降低TSH分泌,故稱自主型,但無垂體瘤存在。患者有甲狀腺腫及甲亢臨床表現,但無神經性耳聾,骨骺可愈合延遲,還可無身材矮小,智力差,計算力差及其他骨發育異常。
(2)部分型:
臨床表現可同自主型,但又不及自主型明顯,臨床表現可有甲亢,且TSH升高,垂體TSH對TRH、T3有反應性,但其反應性又可部分被T3及T4所抑制。本型還可有胱氨酸尿癥。
3.選擇性外周組織對甲狀腺激素不應癥
本型特點為周圍組織對甲狀腺激素不反應或不敏感,而垂體多無受累,對甲狀腺激素正常反應。臨床表現甲狀腺腫大,無聾啞及骨骺變化,雖甲狀腺激素正常及TSH正常,但臨床有甲狀腺功能低下表現,心動過緩,水腫、乏力、腹脹及便秘等異常,本型患者給予較大劑量的甲狀腺制劑后可獲病情緩解,因為其甲狀腺功能及TSH正常水平,因此臨床上對本型患者常常漏診或誤診。
二、診斷
本病臨床表現復雜以及一般醫院檢查條件所限或認識不足,因此,診斷常有延誤或漏診。診斷本病時患者的甲狀腺腫多為Ⅰo或Ⅱo ,血清T3、T4水平升高,而臨床表現甲狀腺功能正常或有甲減時,均應考慮本病的可能性。如同時伴有家族性發病,TSH水平升高或正常、智力低下,骨骺成熟延緩,點彩狀骨骼,先天性聾啞,過氯酸鹽試驗陰性及TGA及TMA陰性等,則為較典型的甲狀腺激素不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