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變廣泛,癥狀極為復雜多樣,臨床一般分為腦干型、腦膜-脊髓型、腦炎型、顱壓增高型等四型。精神障礙大致可分為以下5類:
1.情感障礙型 以強迫哭笑為特征。其他有情感多變、不穩、欣快、急躁、易怒或遲鈍、淡漠等,抑郁焦慮狀態也較多見,可能與心因有關。
3.分裂樣精神病 表現興奮、抗拒、離奇行為、幻聽或類木僵等。
4.癡呆狀態 程度較輕,領悟、理解、計算、常識、定向力等尚能保持,而以思維貧乏、精神運動性抑制、情感淡漠、哭笑為主。有人認為這是皮質下癡呆或稱軸性癡呆與皮質性癡呆不同,病變以腦干、尾狀核、內囊、被殼、下丘腦等部位為主。病理改變有血管周圍細胞浸潤、白質和灰質小軟化灶或血栓、出血等。
5.意識障礙嗜睡狀態最為多見,常向譫妄、錯亂狀態移行,但較為短暫。
對所有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診斷,首先都要確定精神癥狀是由軀體疾病引起的。白塞病伴發的精神障礙的診斷也不例外。全面了解病史包括完整的軀體病史和精神障礙史,詳細的物理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某些必要的心理測驗,以及對精神癥狀的性質、特征和癥候群的鑒別是做出正確診斷的前提。在全面評估,綜合分析上述諸方面檢查結果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正確診斷。大致可分為3個步驟。
1.確定白塞病的存在和診斷,即有白塞病病變的證據。
2.確定精神癥狀的性質、特點和癥狀群的診斷,認真辨別如下精神癥狀和癥狀群的存在及其與白塞病的關系:①智能損害綜合征;②遺忘綜合征;③人格改變;④意識障礙;⑤精神病性癥狀(如幻覺、妄想、緊張綜合征等);⑥情感障礙綜合征(如躁狂綜合征、抑郁綜合征等);⑦解離(轉換)綜合征;⑧神經癥樣綜合征(如焦慮綜合征、情感脆弱綜合征等)。精神癥狀不能歸因于其他精神疾病。
3.確定白塞病與精神癥狀的關系,若白塞病存在在先,精神癥狀發生在后,精神癥狀隨軀體疾病的緩解而改善,或因其加劇而惡化,即精神癥狀隨白塞病癥狀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則可確定精神癥狀與白塞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