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由于血液黏度增加,影響各器官的血流速率,導致缺氧、酸中毒及營養供應減少,帶來一系列癥狀。如少尿、血尿、蛋白尿、紫紺、嘔吐、腹脹、紅細胞增多、全身各臟器血流緩慢、嗜紅細胞綜合征
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在早期新生兒非少見,臨床診斷根據新生兒中心靜脈紅細胞比積(Hct)大于65%,結合病史、體征作出。在疾病診斷的同時,應注意潛在病因、致病因素的尋找,注意有關合并癥的監測,包括膽紅素水平測定。
由于本病累及各個器官,因而臨床表現無特性。大部分患兒雖然有血細胞比容增加但無癥狀。觀其外觀皮膚正常,在活動后皮膚表現紅色或發紺,呈多血質,35%患兒有高膽紅素血癥。
1.呼吸系統 主要表現為表現為氣促、發紺、呼吸暫停。是由于肺循環血的淤滯,引起氣體交換障礙,肺循環壓力增加,當肺循環壓力大于體循環壓力時,可發生動脈導管或卵圓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2.消化系統 可致嘔吐、拒食、、消化道出血、腹脹或發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3.循環系統 由于冠狀動脈灌注不足,氧及葡萄糖供應減少,可引起心肌損害,若同時有血容量增加及血管阻力增加,導致心率加快、心臟擴大甚或心力衰竭。微循環系統:血黏滯度增加致微循環淤滯、微血栓形成并可消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引起出血,較大血栓可造成腦、冠狀動脈、肺、腎、腸系膜、大網膜、肢端等的血栓栓塞,從而出現一系列相應癥狀。
4.泌尿系統 腎血流量減少而導致癥狀為:尿少、蛋白尿、血尿甚或腎功能衰竭。
5.血液系統可出現高膽紅素血癥、有核紅細胞增多癥、血小板減少癥等癥狀。
6.神經系統 主要癥狀有煩躁、嘔吐、呼吸暫停、肌張力低下、嗜睡甚或抽搐。是由于腦血流速度減慢致腦組織缺氧缺血引起的。
7.代謝方面 因血流量減慢,致葡萄糖消耗增加而出現低血糖、酸中毒;缺氧尚可損害甲狀旁腺致低血鈣。
根據臨床特點和實驗室檢查多能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