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脂肪瘤癥狀診斷
一、癥狀:
一般無明顯癥狀,有的病人可終生無癥狀,只是在作腹部其他手術或尸檢時才發現。在有臨床表現的病例中,因腫瘤的病理類型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現,一般表現為腹痛、消化道出血、慢性腸梗阻、腹塊等,50%是以腸套疊而就診。回盲瓣黏膜下層的脂肪瘤又名回盲瓣脂肪過多癥(lipomatosis),在X線檢查時不易與盲腸癌區別,亦容易發生腸套疊。
1.腹痛:
多為間歇性發作,呈隱痛或鈍痛,腹部不適,可反復發作。腹痛可位于上腹部、臍周或下腹部,當有不全梗阻時可出現臍周陣發劇痛,伴有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
2.消化道出血:
較常見,主要因腫瘤表面有壞死、潰瘍形成所致。出血呈間歇性,主要表現為便血,出血量一般不大,多僅為大便潛血試驗陽性,少數可為柏油樣便、暗紅色稀便,常伴有貧血癥狀。在空腸上段短時間內大量出血也可有嘔血。曾有報道一例48歲男性病人,二天內突然嘔血600ml,急診開腹探查病理診斷為空腸多發性脂肪瘤。在臨床上小腸多發性脂肪瘤并發大量消化道出血很少見。
3.腸套疊:
由于腫瘤多向腸腔內生長而使腸道不全梗阻,刺激腸管發生強烈收縮、痙攣、腸壁蠕動節律紊亂,而使腫瘤所在腸管發生套疊,腫瘤常在套疊腸管之中或頂端。在腹部可觸及套疊腫塊并出現阻塞癥狀。套疊類型可有回-回型、空-空型、回-結型、回-回-結型。
4.腹部腫塊:
向腔外生長者有時腫塊長的較大,可觸及腹部腫塊,并有壓痛,腫塊活動度大。并發腸套疊時亦可觸及套疊腫塊。
5.腸扭轉:
向漿膜面生長者由于重力作用,可發生腸扭轉而引起絞窄性腸梗阻。或因腸腔阻塞、腸套疊而引起腸絞窄壞死,腸壁穿孔,出現腹膜炎表現。
二、診斷:
小腸脂肪瘤早期多無癥狀,后期可因腸梗阻、出血等并發癥而出現癥狀,但缺乏特異性,診斷頗為困難,需要X線、CT、組織病理學等檢查協助診斷。
1.臨床表現。
2.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3.剖腹探查 對疑有腸道腫瘤或觸診捫及腫塊而各項檢查未發現病灶者,可行剖腹探查以明確診斷,去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