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患兒初生時正常,于嬰兒期約4個月開始起病,早期有肌張力減低,易激惹,病情進行性加重時,出現肌張力增高,四肢伸直,腱反射亢進,有病理反射,智力很快減退,常有癲癇發作,呈陣攣性或全身性癲癇發作,視神經萎縮,眼震和不規則高熱是本病兩個特點,病程進展較快,最后呈去大腦強直狀態,對外界反應完全消失,常在2歲以內死亡。
有些病例發病較晚,病程較長,于2~5歲起病,3~8歲間死亡,主要癥狀是偏癱,共濟失調,視力障礙,以后出現癡呆,癲癇發作,腦電圖可見廣泛慢波,肌電圖示神經傳導延長,腦脊液常有蛋白增高。
二、診斷
根據白細胞或皮膚成纖維細胞內半乳糖腦苷酶的活性測定可以確診,出現明顯的體溫調節障礙,進行性的智能減退,錐體束癥狀和體征及視力障礙等,應考慮本病,白細胞或皮膚成纖維細胞的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測定可確診。
本病征與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相似,臨床上均有精神運動發育倒退,明顯的皮質脊髓束和皮質延髓束體征,病初腱反射消失為突出表現,與嗜蘇丹性腦白質營養不良的鑒別,在于后者沒有末梢神經的受累,通常發病較晚,未找到特異的生化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