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根據血栓發生部位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淺靜脈血栓形成 常累及大隱靜脈或小隱靜脈或其屬支,多發生于靜脈曲張的基礎上。主要特征是血栓形成部位疼痛,外表可見淺靜脈有一發紅、低熱的索狀物,有觸痛,周圍紅腫。其栓子不易脫落,一般不會引起肺動脈栓塞。另外,遷徙性淺靜脈血栓形成往往是癌癥的一個提示性癥狀。
2.深靜脈血栓形成 按其部位和病情不同可分為以下2種。
(1)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常發生于小腿部深靜脈,如脛后靜脈和腓靜脈等。多見于臥床少動的患者,常在手術后第2周發生。左側下肢最常見。特征性表現為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壓痛,活動后感嚴重抽痛,且足背屈時更甚,全身癥狀不顯著。檢查時可有Homan征,即小腿伸直、足向背屈,腓腸肌內病變靜脈受牽引而發生疼痛。還可出現腓腸肌周徑較健側增粗5cm以上。
(2)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可繼發于小腿靜脈血栓形成,但多原發于髂股靜脈。常見于產后,起病急驟,患肢嚴重彌漫性水腫,皮膚溫度升高或略發紺,淺靜脈擴張,有難以耐受的大腿內側疼痛和沿靜脈特別是股三角區的顯著壓痛。全身癥狀不重。
二、診斷
深靜脈血栓形成由于侵犯主干靜脈,同時能產生靜脈周圍炎,影響鄰近淋巴管或引起動脈痙攣,所以癥狀和體征較重。另外還可發生嚴重并發癥,當血栓向上擴延至下腔靜脈時,可引起肺動脈栓塞,有時可為本病首發癥狀。能夠繼發肺動脈高壓。
1.淺靜脈血栓形成 與血栓性靜脈炎臨床表現極為相似,很難鑒別,并且臨床上淺表性血栓性靜脈疾患多為血栓性靜脈炎而非靜脈血栓形成,故對該類疾患的診斷一般均為血栓性靜脈炎。
2.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 依據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壓痛,腓腸肌周徑增大和Homan征陽性等可確診。
3.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依據下肢腫脹、疼痛和股三角區壓痛、皮溫降低、顏色改變和淺靜脈曲張即可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