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柯薩奇病毒B感染癥狀診斷
一、癥狀
新生兒柯薩奇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可有很大差異,一般在生后7~14天。經宮內垂直感染者多在生后5天內發病,生后感染者多在5天后發病。潛伏期長短也與不同血清型、新生兒個體因素(胎齡、日齡、免疫狀況等)有關。輕型新生兒CVB感染可無明顯臨床表現,而嚴重者可侵犯多臟器系統,甚而致死。CVB的不同血清型感染,可有相似的臨床表現,而同一血清型的不同個體感染,其臨床表現也有很大差異。
1.發熱及敗血癥樣表現
多數患兒起病急劇,出現發熱,體溫多在38℃以上,熱型不規律,持續數天甚至10余天后逐漸恢復。發熱期間可伴有吃奶少、嘔吐、激惹、腹瀉等神經、消化系統癥狀,隨著體溫恢復而好轉,多數自愈。中、重度病例急期伴有敗血癥樣全身表現,發病1~2天后可出現休克、黃疸、肝脾大、呼吸困難、抽搐,甚而有肺出血、心力衰竭、DIC、呼吸衰竭,急劇死亡。
2.心血管系統表現
此型多為CVB2~4感染,主要表現嚴重的心肌損害。如病情進展迅速,可危及生命。心電圖顯示低電壓、T波低平或倒置、P-R間期延長及各種心律失常。超聲檢查可有廣泛心肌損害。部分病例有驚厥、昏迷和肝損害者又稱為腦-肝-心肌炎,此型病情危重。
特征:此型多在生后5~9天發病,可先有發熱、神萎、腹瀉、拒乳,數天后出現心肌炎體征,出現心動過速、心臟擴大、奔馬律、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表現。3.多臟器系統功能損害 新生兒CVB的暴發流行感染的中、重型病例常伴有心、腦、肺、肝、腎、血液各系統多臟器損害,甚而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MOF)。
中樞神經系統損害:除昏迷、抽搐外,可有前囟張力增高、肌張力改變、反射異常等。腦脊液蛋白增加,糖、氯化物正常,細胞數一般在500/mm3以下。多數資料報道神經系統損害多在7~10天恢復。
肺損害:主要為肺炎和肺出血。臨床可有呼吸困難、發紺、肺內啰音,胸片顯示肺紋理增強、斑片狀陰影。
血液系統損害:包括出血傾向、皮膚出血點、瘀斑以及血小板計數下降和DIC改變。
消化系統損害:以胃腸道癥狀和肝損害為特征,可有腹脹、惡心、嘔吐、肝脾腫大、肝功障礙、谷丙轉氨酶(ALT)增高、黃疸。
腎損害:表現尿少、無尿、水腫、血尿、蛋白尿、氮質血癥等急性腎功能衰竭表現。
二、診斷標準
臨床診斷應從本病患兒的臨床特點和流行病學資料兩方面分析提出。
1.流行病學資料 新生兒集中發病,夏秋季節;母親或嬰兒室醫護人員近期有發熱等感染病史,同嬰兒室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發燒患兒同期發病或相繼起病者。
2.嬰兒的臨床特點 圍產新生兒發病急劇,有不明原因的發熱;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敗血癥樣表現,合并心肌損害;有感染的臨床表現,但病情進展迅速,病情危重,不支持細菌感染者。
上述臨床特點結合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