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癥狀與月經的關系
典型的經前期綜合征癥狀常在經前7~10天開始,逐漸加重,至月經前最后2~3天最為嚴重,經潮開始后4天內癥狀消失,另有一種不常見的情況,即月經周期 中存在兩個不相連接的嚴重癥狀期,一是在排卵前后,然后經歷一段無癥狀期,于月經前一周再出現癥狀,為PMS的特殊類型。
2.癥狀特點與分組
經前期綜合征涉及150種癥狀,可分為精神和軀體二大類,每一類又可有1種以上的亞組,嚴重程度不一。
(1)精神癥狀:
①焦慮:為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易怒,急躁失去耐心,微細瑣事就可引起感情沖動乃至爭吵,哭鬧,不能自制。
②抑郁:沒精打采,抑郁不樂,情緒淡漠,愛孤居獨處,不愿與人交往和參加社會活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斷力減弱,害怕失控,有時精神錯亂,偏執妄想,產生自殺念頭。
(2)軀體癥狀:
包括水鈉潴留,疼痛和低血糖癥狀。
①水潴留:常見癥狀是手足與眼瞼水腫,有的感乳房脹痛及腹部脹滿,少數患者有體重增加。
②疼痛:可有頭痛,乳房脹痛,盆腔痛,腸痙攣等全身各處疼痛癥狀。
A.經前頭痛:為較常見的主訴,多為雙側性,但亦可單側頭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位于顳部或枕部,頭痛癥狀于經前數天即出現,伴有惡心甚至嘔吐,呈持續性或時發時愈,可能與間歇性顱內水腫有關;易與月經期偏頭痛混淆,后者往往為單側,在發作前幾分鐘或幾小時出現頭暈,惡心等前驅癥狀,發作時多伴有眼花(視野內出現閃光暗點)等視力障礙和惡心,嘔吐,可根據頭痛部位及伴隨癥狀鑒別。
B.乳房脹痛:經前感乳房飽滿,腫脹及疼痛,以乳房外側邊緣及乳頭部位為重;嚴重者疼痛可放射至腋窩及肩部,可影響睡眠,捫診時乳頭敏感,觸痛,有彌漫的堅實增厚感,但無局限性腫塊感覺,經后癥狀完全消失。
C.盆腔痛:經前發生盆腔墜脹和腰骶部疼痛,持續至月經來潮后緩解,與前列腺素作用及盆腔組織水腫充血有關,但應與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痛經鑒別。
D.腸痙攣痛:偶有腸痙攣性疼痛,可有惡心嘔吐;臨近經期可出現腹瀉。
③低血糖癥狀:疲乏,食欲增加,喜甜食,頭痛也可能與低血糖有關。
大多數婦女經前期綜合征有多種癥狀,嚴重的經前期綜合征均有精神癥狀,其中焦慮癥狀居多,占70%~100%,60%的經前期綜合征患者有乳房脹痛或體重增加的主訴;45%~50%的患者有低血糖癥狀,約35%患者有抑郁癥狀,該組患者因有自殺意識,故對生命有潛在威脅。
如失眠、健忘、慌亂、思想不集中,甚至精神神經錯亂等。
4、軀體癥狀
包括發熱、肢體浮腫、 口舌糜爛、水鈉潴留、疼痛和低血糖癥狀。
(1)有浮腫者可見顏面及下肢凹陷性水腫。
(2)經前有粘膜變化者,可有口腔潰瘍;皮膚可見蕁麻疹或痤瘡樣瘡。
(3)水潴留:常見癥狀是手足與眼瞼水腫,有的感乳房脹痛及腹部脹滿,少數患者有體重增加。
(4)疼痛:可有頭痛、周期性偏頭痛、乳房脹痛、盆腔痛、腸痙攣等全身各處疼痛癥狀。
1)經前頭痛:
為較常見的主訴,多為雙側性,但亦可單側頭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位于顳部或枕部。頭痛癥狀于經前數天即出現,伴有惡心甚至嘔吐,呈持續性或時發時愈,可能與間歇性顱內水腫有關;易與月經期偏頭痛混淆,后者往往為單側,在發作前幾分鐘或幾小時出現頭暈、惡心等前驅癥狀,發作時多伴有眼花(視野內出現閃光暗點)等視力障礙和惡心、嘔吐。可根據頭痛部位及伴隨癥狀鑒別。
2)乳房脹痛:
經前感乳房飽滿、腫脹及疼痛。以乳房外側邊緣及乳頭部位為重;嚴重者疼痛可放射至腋窩及肩部,可影響睡眠。捫診時乳頭敏感、觸痛,有彌漫的堅實增厚感,但無局限性腫塊感覺,經后癥狀完全消失。 乳房脹痛明顯者,檢查時可發現乳房觸痛性結節。
3)盆腔痛:
經前發生盆腔墜脹和腰骶部疼痛,持續至月經來潮后緩解,與前列腺素作用及盆腔組織水腫充血有關。但應與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痛經鑒別。
4)腸痙攣痛:
偶有腸痙攣性疼痛,可有惡心嘔吐;臨近經期可出現腹瀉。
5)低血糖癥狀:
疲乏,食欲增加,喜甜食。頭痛也可能與低血糖有關。
(5)行為方面的改變:
胃納增加,特別喜進甜食或咸食,不愿到社交場所,只愿留在家中,性欲增加或減退。易有犯罪行為或自殺企圖。
大多數婦女經前期綜合征有多種癥狀。嚴重的經前期綜合征均有精神癥狀,其中焦慮癥狀居多,占70%~100%。60%的經前期綜合征患者有乳房脹痛或體重增加的主訴;45%~50%的患者有低血糖癥狀,約35%患者有抑郁癥狀,該組患者因有自殺意識,故對生命有潛在威脅。
二、診斷
1、診斷PMS的標準為
①黃體期總分至少2倍于卵泡期總分;
②黃體期總分至少>42分;
③卵泡期總分必須<40分,如>40分應考慮病人為其他疾病。這一方法雖然煩瑣,但不致誤診。總之純粹的PMS,在排卵前必存在一段無癥狀的間歇期,否則須與其他疾病(僅在月經前癥狀加劇)進行鑒別。
2、主要依靠了解病人病史和家族、家庭史
由于許多病人有情緒障礙及精神病癥狀,故要特別注意這方面的情況。現在臨床主要根據下述3個關鍵要素進行診斷:
①在前3個月經周期中周期性出現至少一種精神神經癥狀,如疲勞乏力、急躁、抑郁、焦慮、過度敏感、猜疑、情緒不穩等和一種體質性癥狀,如乳房脹痛、四肢腫脹、腹脹不適、頭痛等;
②癥狀在月經周期的黃體期反復出現,在晚卵泡期必須存在一段無癥狀的間歇期,即癥狀最晚在月經開始后4天內消失,至少在下次周期第十二天前不再復發;
③癥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凡符合上述3項者才能診斷P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