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癥狀
癥狀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感染菌屬及菌株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癥狀輕者可僅有輕度瘙癢而沒有其他的臨床癥狀。
一、癥狀
在月經來臨前一周加重,在月經過后有一定緩解。
瘙癢:皮膚潮紅、腫脹,自覺劇烈瘙癢,可伴外陰、陰道燒灼感。環境溫暖時或穿緊身衣褲或合成織物時癥狀會加重。
白帶增多: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表面有白色片狀薄膜或凝乳狀物覆蓋。大量白色稠厚呈凝乳狀或豆腐渣樣白帶。
可有陰道疼痛,刺激感及性交困難等。
二、體征
陰道黏膜可見不同程度的水腫、紅斑,紅斑可延續至子宮頸外口,陰道內分泌物常呈塊狀黏附于陰道壁,當將塊狀分泌物擦除后露出紅腫的黏膜面。急性期還可見到白色塊狀物下有受損的糜爛面及表淺的潰瘍。
有時炎癥邊緣也有小結節和水泡,如果周圍大片組織均已受累,則可見感染區干鱗屑狀,邊緣清楚(濕疹樣變)。有時可見到外陰部的抓痕或外陰皮膚的皸裂。
三、診斷
典型病例不難診斷。根據有關病史,誘發因素、癥狀、體征和實驗室診斷很易診斷。在患者的分泌物中找到芽孢或是菌絲即可做出診斷。部分無癥狀健康婦女陰道內可分離出念珠菌。但不一定引起陰道炎,
陰道分泌物的PH正常,小于4.5,可和滴蟲病及細菌性陰道病相鑒別,后兩者陰道分泌物 pH>4.5。但若本病合并滴蟲感染或細菌性陰道病時,則pH>4.5。同時pH的測定在治療后也應測定,只有陰道pH值恢復到正常婦女的狀態,癥狀也消失才能算真正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