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分類
(1)按病程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①急性眼外肌炎(acute exteRNAl myositis),又稱急性眼眶肌炎(acute orbital myositis)。發病急,常為單眼,有上瞼下垂及眼球運動受限,眼球較突出,眼瞼水腫,結膜充血、水腫等,可累及視神經而有視力障礙。②慢性眼外肌炎(chronic external myositis),又稱慢性眼眶肌炎(chronic orbital myositis)、特發性眼眶肌炎(idiopathic orbital myositis)。發病緩慢,多為雙眼先后發病,最早且最常見的癥狀是持續疼痛和復視。眼球轉動時,疼痛加劇。病變僅累及單條眼外肌者為多,對各眼肌無選擇性,均同樣易受累。突眼不常見,結膜充血輕,視力一般不受影響,視野正常,眼眶周圍觸不到腫塊。CT和超聲檢查僅見眼外肌增粗。不少學者將其視為眼眶炎性假瘤的一個亞型。此類對激素甚敏感,但常復發。復發時可影響另一眼及其眼外肌。③亞急性眼外肌炎(subacute external myositis),又稱亞急性眼眶肌炎(subacute orbitalmyositis)。發病介于急性與慢性之間的眼外肌炎,本型復發率較高。Weinstein等報道的12例中有7例為亞急性肌炎,在發作后2個月或2個月以后進行治療者,均有復發,其中5例有2次以上復發。
2.臨床特征
(1)一般特征:①本病一般單眼發病,雙眼同時或先后發病的較為少見,但在嚴重病例可雙眼全部眼外肌同時發病。②發病時間;指從患者有癥狀開始至眼部體征明顯時為止,最短10天,最長者達數月或數年不等,平均約6周。③自覺癥狀;急性病例可表現為眶內持續性針刺樣疼痛伴頭痛、惡心、嘔吐,復視和輕度視力下降;慢性病例表現為眼眶內持續性疼痛和復視,眼球轉動時疼痛加劇,視力下降明顯。
(2)特殊體征:
①眼瞼水腫和上瞼下垂,球結膜充血水腫,輕型病例病變局限于發炎的眼外肌附著點處,重癥病例球結膜水腫隆起,甚至突出瞼裂外。
②患眼眼球突出,輕型病例眼球突出度通常在1~3mm,重癥病例可達5~7mm。
③眼球轉動受限,當眼球轉動或向眶內推壓眼球時疼痛加劇,眼球多處于外展位。肌電圖改變為向受累眼外肌作用方向運動時,放電量與眼球運動障礙成正比。眼外肌受侵犯的檢出率依次為內直肌、外直肌和上斜肌。
④嚴重病例可伴有視神經炎性水腫,血管迂曲擴張,視網膜滲出或出血等以及其他眼部病變。
二、診斷
根據急性眼外肌炎的典型臨床表現診斷并不困難,但也有不少病例并無典型表現,常被誤診為眼眶假瘤,全眼外肌麻痹,眼眶蜂窩織炎,Graves眼病、眶上裂綜合征或淺層鞏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