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患者多為高年女性,以右季肋部疼痛為主要癥狀;常伴有惡心,腹脹,食欲不佳,厭油嘔吐等消化系統癥狀,若有并發癥可有發冷,發熱,黃疸等表現。
本病多見于女性,其臨床表現與膽囊結石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腹痛,為上腹部或右上腹陣發性絞痛,部分患者可伴惡心、嘔吐,可因進食油膩食物誘發,常持續2~3h,用解痙藥后癥狀緩解。
1、疼痛:膽道疾病的核心癥狀為疼痛。疼痛可源于擴張的膽總管,但疼痛感覺常位于上腹部及右季肋下,亦可位于胸骨下段、肩胛間區,甚至背部下方。疼痛和飲食無關,但亦可在餐后出現。疼痛也有可能由于Oddi括約肌痙攣所致,其性質和部位與膽絞痛很相似,但發作時間較短,僅數分鐘至半小時,發作次數較多,一天多次;發作和精神因素如憂慮、緊張、情緒不穩定等有關;發作時吸入亞硝酸異戊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0.6mg,疼痛可迅速停止;嗎啡10mg皮下注射可誘發疼痛;發作時不出現發熱或黃疸。食管、小腸、大腸或心臟疾患引起的右上腹痛也可被誤認為膽源性疼痛。除有急性炎癥存在外,體征對判斷膽道運動性疾患幫助不大。
2、消化不良癥狀:包括食欲減退、噯氣、上腹脹滿感及其他上腹部不適癥狀。
3、厭油膩食物:表現為對脂肪食物的耐受性降低。部分患者對煎炸食品或高脂飲食不能耐受,并可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4、體征: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壓痛,Murphy征可呈陽性。一般認為它和膽管內壓力增加以及膽管炎癥有關。
二、診斷
本病診斷常較困難,若懷疑本病時,可做膽道造影,鋇劑造影,B型超聲及CT檢查等以排除膽道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