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中的成年發病型糖尿病飲食原則
青年人中的成年發病型糖尿病護理
糖尿病人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淀粉質食物,進食要少食多餐。運動的選擇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盡可能做全身運動,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礎上應用適當的胰島素增敏劑類藥物,而不是過度使用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才能達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1.糖尿病患者飲食要求為
(1) 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的含量較高;
(2) 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的含量要低;
(3) 盡量少加糖和鹽;
(4) 每次進餐的間隔時間基本相等;
(5) 食物的品種應多樣化
(6) 宜多食高膳食纖維食物,如蕎麥、燕麥、豆類和蔬菜等。
糖尿病患者應在糖尿病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按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飲食計劃。應以淀粉類食物(米、面、地瓜、土豆、山藥等)作為主食,宜多吃些蔬菜、瓜果,限量少吃糖、油脂、動物脂肪,根據需要適量進食奶及奶制品、肉類、禽蛋類及堅果類。一般來說,在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5-60%,蛋白質占15-20%,脂肪占25%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
2.控制體重,控制食量。
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有害因素,而過度消瘦又意味著營養不良,怎樣的身型才算是理想呢?下面這個很簡單的公式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自我監測。理想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顎勬妸鐜版椂鐨勪綋閲嶄笌鐞嗘兂浣撻噸姣旇緝錛屽氨鍙?互鐭ラ亾鑷?繁鐨勪綋閲嶆槸鍚﹀悎涔庣悊鎯充簡銆?最好把體重控制在理想體重的95-105%范圍內)調整飲食和運動可以幫助你減肥或增肥,這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控制食量是指在醫生協助下,根據你的身高、體重及活動量,制訂出一個既可以供給足夠的營養,又可以減輕你的胰腺負擔的飲食方案,你應按規定的份量進食。在一般情況下不應任意加減。
3.盡量保持血糖曲線平穩
正常人饑餓時血糖處于低值,每一次進食后,血糖都會升高,此時胰腺便會分泌胰島素以降低血糖。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不足或對胰島素不敏感,餐前餐后血糖波動就更大,這對糖尿病是很不利的,怎樣才能避免呢?有以下幾個措施:
(1)少吃多餐,同樣的份量,分次吃完會比一次吃完的效果好。
(2)多選用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因為膳食纖維可以減慢食物的吸收,延緩血糖的升高,同時又能降低膽固醇,通利大便。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粗糧、糙米紅米、蔬菜、麥片、麥麩、豆類等。
4.避免吃甜食。
患者可根據糖尿病和心肌病的綜合要求,對飲食加于注意。
飲食療法應用要點
(1)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療法,是一切治療方法的前題,適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輕型病例以食療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須在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合理應用體療和藥物療法。只有飲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藥或胰島胰才能發揮好療效。否則,一味依賴所謂新藥良藥而忽略食療,臨床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2)飲食療法應根據病情隨時調整、靈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適當放寬,保證總熱量。肥胖病人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減輕體重。對于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注意酌情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多時也應注意適當增加主食或加餐。
(3)飲食療法應科學合理,不可太過與不及。即不能主觀隨意,也不能限制過嚴,一點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現酮癥。應根據自己的病情、體重、身高,嚴格地進行計算,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好飲食,達到既滿足人體最低需要,又能控制總熱量的目的。
(4)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輕視副食。雖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應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質、脂肪進入體內照樣有一部分也可變成血糖,成為血糖的來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謝中分別有58%和10%變成葡萄糖。這類副食過多,也可使體重增加,對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應合理搭配,否則照樣不能取得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