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飲食原則
一、慢性腹瀉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蓮子(去心)50克,先煮成半熟,再與粳米(或糯米)同煮粥,加白糖調味食用。有補脾益腎,養心安神,澀腸止瀉,抗衰老作用。適用于年老體弱,脾虛慢性腹瀉,大便溏稀,失眠夢多,夜多小便等癥。大便燥結或感冒發熱者不宜食用。
2、薏米、淮山、蓮子、大棗各40克,百合、沙參、茨實、玉竹各20克,共煮湯,加糖,連湯帶渣服食,是夏熱天及體虛火旺不受溫補之人的清涼補品。名曰:“八寶清補涼”。有健脾止瀉,滋陰潤肺,除煩安神作用,適用于肺虛咳嗽,慢性腹瀉,體虛多汗,夜間口干失眠,夢多,男子遺精夢泄,婦女白帶淋漓等癥。
3、黃芪粥:生黃芪30-60克,濃煎后去渣取汁,粳米100克同煮粥,煮熟后加入適量紅糖、陳皮一克,再煮沸食用。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消腫利水作用。適用于中氣不足,內傷勞倦,體虛自汗,慢性腹瀉,慢性腎炎,慢性肝炎,瘡瘍潰爛久不收口,年老或體弱浮腫等一切氣血不足之病癥。陰虛火旺舌紅脈數者忌食。
4、鯽魚羹:大鯽魚1000克,魚腹內裝入陳皮、縮砂仁、畢芨、胡椒各10克,大蒜2頭,泡辣椒10克,食鹽、蔥、醬油適量,將鯽魚入油鍋內煎煮熟,加入適量水,用小火燉煮成羹即成,空腹食用。有醒脾暖胃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之慢性腹瀉,慢性痢疾等癥。
5、糯米山藥蓮肉粥:糯米100克、蓮肉30克、淮山藥粉30克、大棗10枚。將糯米、蓮肉、大棗洗凈后放于鍋內,加水適量煮沸,然后用文火燜至成粥,再入山藥粉并攪拌,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吃時隨自己口味加糖。
6、玫瑰花烏梅飲:玫瑰花3克、烏梅15克。將干玫瑰花研細粉備用;將烏梅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成濃汁,撈去皮、核,加糖適量,即成烏梅醬。服法可將玫瑰花粉先放入嘴里,再用濃烏梅醬送服,每日1~2劑,以飯前空腹服為好。
二、慢性腹瀉吃哪些對身體好?
1、低脂少渣飲食:每天脂肪40g左右,過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腸道負擔,刺激胃腸蠕動加重腹瀉。故植物油也應限制,并注意烹調方法,以蒸、煮、氽、燴、燒等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可用食物有瘦肉、雞、蝦、魚、豆制品等。注意少渣,粗纖維多的食物能刺激腸蠕動,使腹瀉加重,當腹瀉次數多時最好暫時不吃或盡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給予鮮果汁、番茄汁以補充維生素;少渣飲食可減少腸蠕動、減輕腹瀉,故宜進食細掛面、粥、爛飯等。
2、供給高熱量、高蛋白(蛋白補充產品,蛋白補充資訊)質(蛋白質產品,蛋白質資訊)膳食,吃容易消化的蛋白質食品,如雞蛋、瘦肉、魚、雞肉、豆腐,刀工要精細,不要用大塊肉,食物性狀以碎肉、肉丁、肉絲、肉末和蒸蛋羹、煮雞蛋等形式為主,還可適當加餐。
3、優質蛋白質食物中魚、瘦肉、蛋類及各種豆制品少油膩、富營養,可適當選用。為了增加維生素C又不使腹瀉加劇,可選用合纖維素少的水果,如香蕉、菠羅、蘋果泥或煮熟的蘋果。
4、慢性腹瀉有脫水現象時,應及時補充淡鹽開水,以彌補水和鹽分的損失,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雞蛋湯、軟面和稀粥等。
5、選擇一些健脾止瀉的食物,如苡仁、山藥、大棗、蓮肉(去芯)、栗子、芡實、扁豆、茶葉、大蒜、食醋等;
三、慢性腹瀉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避免過敏性的食物。
2、禁忌食物:如粗糧、生冷瓜果、冷拌萊等,含粗纖維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
3、堅硬不易消化的肉類如火腿、香腸、腌肉等;
4、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以及肥肉、油酥點心等高脂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