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一般治療
小兒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西醫治療
一、治療
積水量少、腎功能正常,如果無嚴重的腹痛、血尿等癥狀,生長發育良好的患兒可以隨訪觀察,依據其積水發展的情況再作決定。對診斷明確,腎功能已有損害或腎功能盡管尚屬正常,但有反復的腹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等癥狀,均宜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是成熟的,進行離斷型腎盂輸尿管成形術。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近5年來手術病例300例,僅3例患兒出現術后吻合口再狹窄。關于吻合口是否需支撐管的問題,目前尚有爭論,美國的報告多不用支撐管,僅留置創面引流;國內有留置雙“J”管的,問題是3~4個月后需再在麻醉下通過膀胱鏡將其取出。如系小嬰兒,膀胱鏡恐不能進入,不得已要切開膀胱,總之都需要麻醉。常規采用8Fr的胃管,從腎盂置入輸尿管,另一端從腎皮質穿過,固定于切口皮膚。支撐管于腎盂內有側孔,故除支撐吻合口的作用外,尚能起引流作用。復旦大學兒科醫院的做法是一般將支撐管留置10天左右,于拔管前經支撐管沖洗2~3天,如果需要,尚可經支撐管進行測壓和造影檢查。拔管非常簡單,無需麻醉,也無痛苦。近10年來,內腔鏡技術得到了比較快的發展,采用腹腔鏡經腹腔或后腹膜途徑進行腎盂成形術也有了不少報道。
美國、法國和香港地區都積累了相當多的病例,手術時間有了明顯縮短,成功率有了明顯提高,但較開放手術還有差距。由于難度較大的小切口腎盂成形術也達到了超過99%的手術成功率,且手術時間一般為1h左右,比較多的意見認為腹腔鏡腎盂成形術廣泛開展尚待時機,尤其依賴于機器人腹腔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2002年美國兒科年會上波士頓兒童醫院報告采用機器人腹腔鏡進行腎盂成形術,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儀器及其使用的費用太高,難以普及。嚴重巨大腎積水這類病例現在已少見,由于小兒的腎臟多有相當的代償功能,故對積水巨大的腎臟要謹慎處理,不宜草率做出切除腎臟的決定。復旦大學兒科醫院對這類病兒先做腎造瘺,觀察其腎功能恢復情況,結果如下:36例造瘺腎經6~9個月的觀察,其中32例腎功能有恢復,IVU上腎由不顯影至顯影,同位素腎圖分腎功能增加,均做腎盂成形術,隨訪下來腎功能均能維持比較好的狀態。最后做腎切除的僅4例。 UPJO致腎積水尤其是胎兒及新生兒腎積水的手術時機一直存在爭議。
20世紀80年代初,常見有胎兒腎臟減壓以保護腎功能的報道,現在來看,僅在胎兒雙側腎積水伴羊水進行性減少時才要施用。但胎兒腎積水減壓后腎功能、肺功能恢復的程度目前都未證實。對于腎積水患兒出生后的手術時機,爭論也比較大。不少人認為早期手術可以使腎功能得以恢復,并且手術本身安全可靠,并發癥少。另一方面,也有許多醫師,尤其是美國的小兒泌尿外科醫師對腎積水的病兒進行長期隨訪,發現即使是腎盂擴張程度比較重的,腎功能已有損傷的新生兒,其積水也并未惡化。
二、預后
輕者、能夠成功治療者,預后良好。反復尿路感染,巨大腎積水至腎臟功能進行性衰竭的,影響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