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及小兒卵巢腫瘤一般治療
一、手術治療
治療方案的制定不但要考慮治療的徹底性,同時也要盡量保留青少年及小兒的內分泌及生育功能。卵巢只要保留直徑1.5cm以上的組織,術后絕大部分患者月經正常,妊娠率可達71.4%。良性卵巢腫瘤必須保留健側卵巢或兩側部分卵巢組織。惡性腫瘤則根據患者的一般狀況、臨床分期及組織類型,手術時盡量保留生育功能,術后輔以化療。
青少年及小兒未成熟畸胎瘤:無論臨床分期的早晚,應盡量作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尤其是早期患兒,應切除患側附件、大網膜及腹膜后淋巴結,保留子宮及對側卵巢即生育功能。如對側卵巢快速切片為惡性,則行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殘余腫瘤越小,化療效果越好。術后多用BEP、VAC、VBP化療方案,可取得良好效果。其5年生存率已超過50%~75%,并可以保留生育功能。
卵巢上皮性癌:如為ⅠA、ⅠB期、腫瘤光滑活動、細胞高分化(G1、G2)、對側卵巢外觀正常(或活檢陰性)、腹水細胞學檢查陰性、腹膜、大網膜多點活檢及選擇性淋巴結活檢陰性、有條件隨訪者可實施保留生育的保守性手術:即單側附件切除 結腸下網膜切除 盆腔或腹主動脈淋巴結切除(或選擇性切除)術,待生育完成后根據隨診情況行二次手術切除子宮及對側附件。早期卵巢上皮性癌保守性手術僅適用于漿液性、黏液性或子宮內膜樣癌。晚期卵巢上皮性癌預后差,死亡率高,在行腫瘤細胞減滅術時,一般不考慮患者年齡和生育需求,同時切除子宮及雙側附件。
卵巢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只要子宮及對側卵巢未受侵,不論腫瘤期別早晚均可保留生育功能,切除患側附件、大網膜、腹膜后淋巴結及盆腔病灶,保留子宮及健側卵巢,甚至在無正常卵巢組織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保留子宮,術后予以激素替代治療及IVF。小兒對化療的耐受性也比成人強,故應按組織學類型選擇化療方案,必須堅持正規化療。性索間質腫瘤如顆粒細胞瘤、無性細胞瘤等對放射線極度敏感,近年有效化療方案的應用使其5年生存率由過去的不超過20%提高到75%~90%。
無性細胞瘤:年輕患者應盡量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切除患側附件,保留子宮及對側卵巢,術后化療有很好的療效。無性細胞瘤對放療最敏感,但放療對卵巢功能有損害,應權衡利弊。
卵巢交界性腫瘤:應保留生育功能:切除病側附件,對側卵巢取活檢,對于雙側卵巢交界性腫瘤,只要有正常卵巢組織存在,可行腫瘤病灶切除而保留正常卵巢組織,病灶切除保留卵巢組織的手術僅限于雙側交界性卵巢腫瘤或已有一側卵巢切除的患者。
二、放射治療
關于不同組織類型的卵巢惡性腫瘤,對放療的敏感性不同,以無性細胞瘤對放療最敏感,顆粒細胞瘤中度敏感,上皮性瘤也有一定敏感度;術后體外照射主要針對盆腹腔殘存癌灶。腹腔內無粘連有微小殘余癌灶者,可在術后7~14天灌注放射性核素,常用32P10~15mCi, 置300~500ml生理鹽水中,緩慢注入腹腔。
三、化學治療
術前先用1~2療程化療,可提高手術切除術。術后應用化療則可預防復發;手術切除不徹底者,化療后可獲暫時緩解甚至長期存活;手術無法切除者,化療可使腫瘤縮小、松動,為再次手術創造條件。惡性腫瘤患者的化療,一般采用VAC方案,即長春新堿加放線菌素D加環磷酰胺;或采用VBP方案,即長春新堿加順鉑加爭光霉素。
四、預后
小兒卵巢腫瘤的發生率雖較低,但發生后腫瘤生長快,惡性程度比成人高。開始癥狀不明顯,不易早期診斷,如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則預后不良。腫瘤的預后與腫瘤的大小、臨床分期、細胞分級,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生殖細胞腫瘤成分有關。分期越晚、細胞分化程度越差,則預后越劣。年輕患者一般身體狀況較好,機體的免疫力正常,相對老年患者及有合并癥的患者預后較好。
青少年及小兒卵巢腫瘤辨證論治
五、中醫偏方
1.理氣活血,化瘀消癥--膈下逐瘀湯
2清熱利濕,化瘀解毒--五苓散加味
3.滋補肝腎,軟堅消癥--六味地黃丸加味